11月6日,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浙报集团共同举行江坪同志从事新闻工作70年座谈会。回顾新闻生涯,浙江日报原总编辑、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省关工委副主任江坪用六个字总结——热爱、坚守、创新。
——热爱。不热爱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永远出不了成绩,也实现不了人生价值。只有热爱自己本职工作,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不爱新闻工作,怎么能够写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作品。
——坚守。坚守是热爱的延伸,热爱才能坚持,才能守住热爱的新闻岗位,当好记者。
——创新。新闻工作者创新非常重要,创新对事业来讲是发展的动力,对个人来讲,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个人发展的命运。
新闻工作和“新”字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推动社会进步,就要关注推动社会进步的新思想、新人物、新经验、新问题。
江坪寄语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不负韶华,珍惜光阴,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记者,读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报道人民大众创新创造,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作品。
【天目新闻+】
著名记者、作家江坪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人,他1934年11月出生于宁波镇海,曾任《浙江工人生活报》记者、《浙江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总编辑,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等多个岗位。从1952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江坪同志从事新闻工作的第70个年头。
1951年,江坪同志开始与新闻结缘。在借调到宁波市纺织工会工作期间,他写下一篇揭露不法资本家“五毒”行为的稿件,被《浙江工人生活报》(现《浙江工人日报》)刊发,这篇稿件,成为他走上新闻职业道路的起点和契机。1952年,他到《浙江工人生活报》工作,完成了从学徒工到新闻记者的身份转变,正式开始了记者生涯。
1961年,江坪同志被调到《浙江日报》当记者。在《浙江日报》从事采编工作期间,先后待过农村部、工交部、评论部、文教部、政法部等多个部门,报道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诞生了《天才即勤奋》、《难忘的岁月光荣的传统》、《中国讲师和西德博士帽》、《企业家的歌》、《推荐鲁冠球的一封信》等名篇佳作。1986年8月30日,浙江省委召开会议听取浙江日报社创办第一张晚报的汇报,随后,江坪同志负责《钱江晚报》的筹办工作。1990年3月21日,浙江省委决定,江坪同志任浙江日报总编辑。作为总编辑,他对办好报纸有很多深入的思考,其中有两大关键点分别是心中有大局、胸中有读者——用现在新媒体的话来说,就是“用户意识”特别强。此外,在总编辑岗位上他还积极探索开创报业集团,1994年5月31日,他主持召开浙江报业集团筹备工作座谈会,6月10日,在杭州举行全国首次报业集团研讨会,这些在我国报业集团发展史上,都是头一次。
70年来,江坪同志始终保持对新闻事业的关心和热爱。1995年,从总编辑改任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后,他经常深入到各新闻单位调研,了解新闻业界动态,给各地新闻界同行上业务课;2002年,他成为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依然保持写评论、发随笔的习惯,并担任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教授,努力培养新闻后来人。
70年来,他从未停止从事新闻工作的步伐,以各种形式开展和参与新闻采访、写作,直到现在还坚持在浙江日报上发表评论,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5月,浙报集团策划推出“三代新闻人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报道,江坪同志还以《企业家的歌》原作者的身份,带领记者和浙大学子赶赴海盐,探寻改革先锋步鑫生的足迹,并挖掘出很多生动的细节。参加采访后不久,他还专门为浙江日报上撰写评论,对“同走新闻路”活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的做法表示肯定。江坪同志还把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转化为文字,用书籍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2013年出版文集《记者的足迹》的基础上,最近,他的一本新书也出版了。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