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天目专访丨我国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正式运行 它到底有多特别

    天目新闻 记者 李沐子 于瓅2022-11-04 00:26全网传播量4.3万
    00:00
    00:00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举行揭牌仪式,该观测站位于浙江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上黄村,系国内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上黄观测站到底观测什么?观测站的意义有多深远?我们又为什么要研究大气边界层?就此,天目新闻记者专访了上黄观测站站长刘兰忠、中科院研究员潘小乐等专家。

    上黄观测站有哪些功能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正式揭牌,观测站未来将面向国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大需求,面向国家“碳中和”宏伟目标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展重点科研攻关,实现大气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科学创新和突破。

    据了解,上黄观测站主要有4个功能:一是上黄观测站针对相关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服务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对温室气体进行监测,支持国家“双碳”战略,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再者在上黄观测站开展从地面到高空的垂直探测,了解中性大气层的构成及一些关键的气象或环境要素的演变,并为支持未来国家天空安全方面的情况提供数据支撑;最后,也将在观测站里监测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支持未来大气环境演变,包括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人类有序适应等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其实我们现在上下山不是特别方便。”潘小乐告诉记者,从他们住的地方到山上有24公里的路程,其中有16公里是比较崎岖蜿蜒的山路,“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是能更准确地获得我们想要的科学数据,这点不算什么。”

    目前,在观测站的工作人员暂时都是简餐应付,并且汽车尾气也可能会影响监测数据,“所以我们也会尽量减少汽车上山,如果遇到有以旅游为目的的私家车上山,我们也会进行劝退。”潘小乐说。

    上黄观测站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纵观中国有许多不同功能的观测站点,上黄观测站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11月3日,上黄观测站站长刘兰忠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此前观测站选址的规范和要求,“观测站选择的规范是要求海拔在1000米-1500米之间,周边50公里范围内没有污染源,且气流比较活动。最终,观测站选在了浙江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上黄。满足前面三个条件的同时,在这里我们向北可以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向南可以辐射到珠三角地区,在这里我们监测到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首先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观测站,观测站会把大气环境、温室气体‘碳中和’等内容融合到里面。”潘小乐说。

    而让上黄观测站更加独特的是它的地理位置。

    “它位于一个1100米高度的山顶上,这和以往我们了解到的观测站是大为不同的。”潘小乐说,在这里可以监测到整个大区域背景里空气质量的演变:“因为监测站正好在整个山的山尖上,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小,所以在这里气流的活跃性、代表性就会非常好,我们就能监测到更大尺度范围的大气环境要素。”

    上黄观测站二期工程将如何建

    在观测站揭牌仪式当天的座谈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都对上黄观测站的发展以及二期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议。

    上黄观测站二期工程将如何建?

    刘兰忠表示,上黄观测站总建筑面积是4555平方米,第一期建设主要解决地面上的问题,第二期建设包括碳卫星接收站、碳通量监测塔、气象雷达等,最终形成从地球地表到卫星的全方位的“天地一体化”监测。

    “未来,我们就可以监测到污染物有多少,污染物是什么样的成分,污染物从哪里生成的,污染物又到哪里去了。”对未来,刘兰忠表示,上黄观测站二期工程的目标是期望最终建成国内首座“天地一体化”监测科技园。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大气边界层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大气边界层?为何要研究大气边界层?

    虽然未参与上黄观测站的建设和项目研究,但在天目新闻记者的邀请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刘罗勤也对上述问题做了科普。据刘教授介绍:“大气边界层是大气底部直接受地球表面(如地形、地貌,建筑物、植被等)影响的一层,其高度约为1千米。”

    刘罗勤表示,由于大多数人类和生物活动过程都发生在大气边界层中,大气边界层对人对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由于污染物基本存在于边界层内,大气边界层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的空间特征,继而影响区域污染治理;大气边界层的状态还能够影响土壤侵蚀作用和农业生产;大气边界层云还起到对阳光的散射作用,这有利于生物圈中的光合作用等等。”

    “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的建立,不但能够监测生态环境,同时也将有力推动大气边界层整体结构的研究,并助力实施‘双碳’战略。”刘罗勤介绍,风力发电就是将大气边界层中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其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气边界层的状态。

    “作为储量大、分布广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风能是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刘罗勤认为,为满足人们对可再生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风力机必然向大型化甚至超大型化发展,其叶片最高点可能到达夜间大气边界层顶部。因此,对大气边界层整体结构的认识,对于风能的高效利用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