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十年跨越 遂昌教育蝶变谱新篇

    丽水日报 2022-10-24 03:11全网传播量1.4万
    00:00
    00:00

    教育是民生之本,兴国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遂昌教育追梦的十年。

    这十年,遂昌县把教育作为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核心战略要素,牢固树立“强县必先强教、育人必先兴学”理念,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学在遂昌品牌”的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校软硬件水平,全方位、多举措地开展教育提质行动,“学在遂昌”品牌进一步打响。

    这十年,遂昌县坚持立体化育人,补齐教育发展短板,进一步丰富遂昌教育的品牌内涵,先后创成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省示范学习型城市,教育品质不断提升。

    这十年,遂昌县努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从全县仅1所省一级幼儿园、7所省二级幼儿园、优质园覆盖面18.1%,到省一二级幼儿园21所、优质园覆盖面83.96%、普惠园占比100%。标准化学校创建率从42%提升到100%,真正实现了让遂昌学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美好期待。

    如今的遂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省监测指数达到75.4,位居全市第2、全省第43,创成省级现代化学校6所;适龄幼儿入园率98.5%,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100%,“初升高”比例98.69%,中职学生就业率及升学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3%,普高形成优质多样化发展格局。

    十年磨一剑,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遂昌,以实际行动,迈出教育“共富”新路,开创“共富”新局。

    下好“建设棋” 优化布局垦好“希望田”

    强县强教,教育投入是重要保障。

    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这条主线,大力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提质行动计划,通过“改扩建”力补教育基础设施短板,扎实为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惠民项目,进一步改善就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满足就学需求,力争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随着东城生态工业的兴起以及“大搬快聚”的推进,云峰街道辖区幼儿园、中小学学位一度紧张。2018年,云峰街道中心幼儿园整体搬迁至新园。同年,云峰中心学校实施改扩建工程,新增用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到4.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42个班,提供学位数1980个。该项目于2021年6月完工,从根本上缓解了遂昌县东城区块的就学压力,改善了办学条件。

    2021年8月,遂昌三中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9万余平方米,办学规模48个班,提供学位数2400个。至此,遂昌县实现了省标准化学校达标率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32项指标达标率双100%,整体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梅溪幼儿园、平昌华府幼儿园、实验小学……一座座新学校拔地而起,为遂昌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提供了硬件支撑。“十三五”期间,遂昌全县教育共投入40.29亿元,同比增长95.39%,实施“一校一品”工程43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800个、小学学位3240个、初中学位2400个、高中学位900个。

    从科学规划学前教育、中小学校布局,到新一轮城市更新对教育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从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教师特岗津贴,落实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实施“教师四项温馨工程”,实施区域最优教育人才“8条新政”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教育人才,到借力“互联网+教育”实施城乡同步课堂等六大专项。共富路上,遂昌发展教育的投入之大、决心之强,前所未有。

    教育装备投入6600余万元,所有学校建成同步录播教室和新型学习空间,中小学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100%;先后实施教室亮化、美丽食堂、美丽寝室、美丽厕所、“一蛋一奶”、空调进教室等工程,累计投入2300余万元,实现乡村教育基础大变样,有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用好“金钥匙” 多元合力培好“资源土”

    遂昌地处山区,全县19所小学,分布在乡村的有13所,其中小规模学校6所。面对这样的县情,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构建“教育资源多元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就成了重要课题。

    为此,遂昌运用“创新引领”“问海借力”“跨山统筹”三把“金钥匙”,积极做好“引、借、创”三篇文章,破解办学困局,助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动教育破冰提质,全面打响“学在遂昌”教育品牌。

    以“引”为钥,激发活力。从2011年遂昌县人民政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浙江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开始,遂昌创新办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办学活力,刷新了一项项纪录,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

    以“借”为桥,以城带乡。遂昌县借力山海协作优质资源,与湖州、嘉兴、诸暨、象山等地学校结成帮扶结对30组,与吴兴区、诸暨市建立跨地区教共体10个,成立跨地区名师工作室10个,达成师徒结对90组,开展结对交流20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今年3月开始,遂昌县金岸小学与杭州市海创小学结成艺术互联网结对学校。两校每周开展一次“名师带你学”艺术互联网学校网络直播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该互联网课堂已经从1门课程增设至3门课程,授课教师也从个人发展成了团队。目前,由特级教师章献明美术团队、海创小学语文团队组成的送教11人团队,为金岸小学定制了3门课程共30次线上教学目标,有效解决了金岸小学美育教育和优质资源短板。该做法得到省政府民生实事督查组肯定,上榜省民生实事示范榜,为山区教育提供了探索教育共富新路径。

    以“创”为媒,以强带弱。遂昌县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媒介,积极探索集团、联盟、托管等类型的教育模式,实现集团化办学全学段覆盖,结成“小微学校”联盟、“革命老区教育”联盟,利用育才资源托管农村薄弱学校云峰中心学校、万向中学,形成深度融合、共建共享、协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实现教育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共开设同步课堂、名师网络课堂1500余节,开展教研活动625次。

    在师资培养上,遂昌做好教师“引才、留才、育才”文章,出台实施“钱瓯名师”评选办法,实施校长队伍“头雁展翅”、优秀教师“异地跟岗”、一线教师“三考合一”、新教师“后浪翻涌”等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钱瓯名师”和“绿谷名师”为平台,构建起“新苗—新秀—能手—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名家”的六级梯度培养模式,把所有教师纳入培养工程,通过开展教学专项督查、教学比武月等活动,不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教有“奔头”,为高质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从2019年开始,遂昌县还陆续推出教研员学科工作室,目前已建成15个学科工作室,覆盖义务教育段、学前段500余名教师,“推”着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目前,全县共有省先进教研组5个、市先进教研组10个。

    “这几年,新教师整体提升都很快,仅2021年就涌现出丽水市教坛新苗、新秀200多人。”遂昌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雷土松介绍。截至目前,遂昌全县共有“绿谷名教师”707人,其中省特级教师5人,市教学名家4人,市教学名师21人,市级学科(德育)带头人62人。

    打好“组合拳” 五育并举育好“未来苗”

    去年12月,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遂昌育才高级中学学生李何其荣获全国金牌并保送北大,此外还入选了普通高中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成为我市迄今唯一入选学生。这一突破,是遂昌扎实推进教育提质行动的最好例证。

    近年来,遂昌县各中小学幼儿园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在教育教学质量以“黑马”姿态逆袭的同时,逐步培育出以金色耕读慈孝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水色山水特色文化、火色爱国主义文化、土色乡土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五行德育”品牌,带动体艺特长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浙江省民族体育教育特色学校三仁畲族乡中心小学表演项目滚石磉获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一等奖;西畈乡中心小学利用版画大师杨可扬故乡资源,开设版画社团,传承版刻艺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做事,黑白分明做人”的品质;王村口镇中心小学的“红色之旅”小导游团目前已经接待全国各地游客7万余人。

    自今年4月教育部提出“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后,遂昌各校纷纷结合校情、生情推出了个性化的劳动课程。育才小学的烹饪课从一碗馄饨开始,妙高小学的生活德育课涵盖系鞋带、叠衣服、做家务等内容,金竹小学的本草园衍生出了种植、识别、采摘、制作等小课程……劳动课程百花齐放,推动了育人理念的又一次革新。

    遂昌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月娥介绍,在推动劳动教育“独立成课”的工作中,该县还将劳动课程开展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考核工作,对基地建设、课程落实、专任教师配比等指标开展综合评价,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目前,该县义务教育段学校100%开设劳动课,100%设立劳动教育基地,全面实现劳动课程校本化。

    不仅如此,遂昌县还巧搭育人平台,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方面立足校园主阵地,深入做好“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融合文章,丰富作业形式,开足每周社团课,做好每日托管服务,建好校内成长平台,助力特长发展。另一方面建好校外阵地,在原有4个校外实践基地基础上,新增12个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提高青少年儿童综合素质。

    2021年,遂昌县引进了全省首个智航教育创客实验室,建成省数字社会未来教育重点场景,配备无人机、希沃白板、阿尔法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打造编程特色课程,实现全县中小学校编程教学全域铺开,为乡村孩子点燃科技梦想。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之后,遂昌“五行德育”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创成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24所中小学校100%创成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其中金牌5所、银牌7所、铜牌12所;创成健康促进近视防控特色学校省级2所、市级10所。2021年,遂昌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郑月娥表示。“未来,全县教职工干部将深入贯彻和落实新时代党的精神,立足岗位,奋勇当先,以‘教好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的担当,努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持续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原标题《十年跨越 遂昌教育蝶变谱新篇》)

    冯一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