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⑪#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多能互补助力能源体系低碳转型

    天目新闻 记者 徐雪纯 王好2022-10-20 23:16全网传播量4.6万
    00:00
    00:00

    编者按:长风破浪,继往开来,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听见时代奔腾的涛声浩荡。“二十大时间”已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徐徐展开。天目新闻推出《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栏目,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您一起读报告。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我国“双碳”目标,并做出新的战略部署。

    10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高翔接受天目新闻专访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主动作为与积极担当,“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能源创新和能源发展的方向,未来需要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

    多措并举让煤变“绿”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供应体系的变革尤为关键。近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能源的消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左右,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立足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高翔表示,当前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全世界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82%。中国化石能源的基本国情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在保障能源安全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对实现‘双碳’目标尤为关键。”

    高翔介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离不开煤电技术创新发展,如果发电厂每发度电节约1克标煤,全国一年就可以减少约132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2021年我国煤电的度电标煤耗约为305克,尽管已优于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但与最先进的燃煤电厂比还有差距,中国目前最高效的燃煤电厂,每度电的标煤耗可达到250克。如果全国燃煤电厂都能实现如此高效发电,每年大约可以减少7.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减碳效果极为可观。

    “为了提升燃煤发电效率,可以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的发电技术,或是通过低碳、零碳燃料掺烧发电。”高翔解释,如果说提升燃煤发电效率可以控制增量,那么对于生产中无法避免的碳排放,发展低成本的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则是减少存量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捕集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的二氧化碳,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固化封存,对推动电力、化工、钢铁乃至航运等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推动能源变革

    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到,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当前,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已经突破了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比重超过30%。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的规模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高翔表示,当前,新能源快速发展,为构建多种能源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以风光水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还要进一步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提升发电效率,带动大规模储能、氢能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稳定的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在此过程中,科技与人才的支撑不可或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型能源体系将会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需要多专业的协同创新,例如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需要结合化学与材料等技术,高效清洁低碳能源系统运行还需要智能模型构建与大数据分析等。”高翔表示,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科研工作者需要跨领域综合交叉,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以创新推动能源变革,更好地服务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关新闻: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⑩#中国社科院于法稳:绿色发展是历史必然选择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燕生: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⑧#上海社科院何建华:挖掘传统文化精髓 讲好中国故事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⑦#北京交通大学钟章队:加快交通强国建设 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⑥#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推动中国养老事业重构布局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⑤#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④#中国人民大学刘俊海:多措并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③#北京大学王勇: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表率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②#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胡冰川:农业大国正向农业强国阔步迈进

    #读懂中国 专家访谈①#商务部研究院白明:对外开放永远是进行时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专题】奋进新征程·喜庆二十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