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会更冷?气象专家解读拉尼娜事件影响

天目新闻 记者 俞刘东 汪江军2022-10-15 00:37全网传播量35万
00:00
00:00

2022年9月全球海表温度距平场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预测: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将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通常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在经历了今年夏天的极端高温后,很多人担心,这个冬天我们又将面对异常的低温?10月14日,天目新闻专访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就拉尼娜事件影响答疑解惑。

天目新闻: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我国的冬季气候(气温、降水)表现怎样?今年夏季长假中下游的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是否与拉尼娜有关?

毛燕军:一般海温场的异常,肯定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尤其是拉尼娜、厄尔尼诺这样的气候事件,都会对气候产生较大影响。今年的拉尼娜事件对冬季应该也是会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增加冬季冷空气影响的次数,有利于北方冷空气的南下。

拉尼娜与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的异常高温干旱天气也有关系。厄尔尼诺现象时,副热带高压是东西向的带状,但到了拉尼娜时,副热带高压以块状为主。东西向带状的副热带高压有利于梅雨带的维持,而今年因为拉尼娜,六七月份长江中下游这一带基本上是以过程性降雨为主。高温主要是8月份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异常偏南,没有像通常一样往北跳到有利于热带系统活动的纬度,这就导致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这也是跟海温异常有关,但不是唯一原因。

2008年2月3日,大型除冰车辆在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破冰疏通 来源:新华社

天目新闻:过去拉尼娜事件总是与冷冬关联,今年冬天的气候将会怎样?影响冬季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毛燕军:常年的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有利于冬季的冷空气南下,这是大家都比较公认的,过程性的降温可能会多一些。不过,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要看拉尼娜降温的程度跟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哪一个更强。

冬季的气温还与北极的冷涡活动和路径有关。路径偏东,可能以湿冷空气为主,维持低温雨雪天气比较多一点。路径偏西的话,干冷空气比较多,干冷空气下来的时候降温比较明显,但是回温却比较快。所以,如果湿冷空气时候,回温就比较慢,会有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低温阴雨时段出现。

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东亚大槽,而这也与拉尼娜影响有关。东亚大槽越深,冷空气影响的纬度越南。

天目新闻: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而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在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否对拉尼娜事件的影响预测愈加困难?

毛燕军:在80年代以前,拉尼娜现象一般都是跟冬季偏冷联系在一起。90年代以后,偏暖的情况多次出现,尤其2009年至2020年冬季温度偏高很异常,说明全球偏暖的影响比较大。

拉尼娜影响的冬季,阶段性寒冷是有的,但是整个冬季平均的话,气温是不是会明显偏低那就很难说了。暖冬和冷冬是要整个冬季平均温度偏高、偏低0.5℃以上,如果它中间有一段时间很冷,其他的时间又回暖,这样去看数据上是看不出到底偏冷多少。

天目新闻: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人们将看到本世纪第一“三重”拉尼娜现象,横跨北半球连续三个冬天,是否预示了今年“拉尼娜”事件的极端性?

毛燕军:这并不少见,拉尼娜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持续时间2~3年的情况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常见的。这次拉尼娜一开始因为它并不是很强,所以之前也没有对应的很明显的拉尼娜现象,但是现在它持续时间比较长,对大气环流的持续影响就表现出来了。

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天目新闻:今年秋冬季浙江整体气候情况如何,相关部门和市民应提前做哪些准备?

毛燕军:像国庆节期间,出现了剧烈性的降温,从35℃以上一下子进入深秋的感觉,这样的温度变化要注意,这种极端天气可能在冬季会出现的比较多。

其实不止是温度上的表现,有可能在降水方面会有一些表现出来。具体到浙江,浙西南部分地区的抗旱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这一带干旱其实已经比较严重了,预计未来也是一个长时间的抗旱过程。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