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健康福祉。而中医药非遗的传承,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2025年7月4日下午三点半在药祖圣地,桐君故里的桐庐,以“非遗薪火、匠心传承”为主题,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中医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拜师收徒仪式。
活动以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文化报浙江记者站,杭州市民间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为支持单位;桐君谷生物医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桐君谷国家级非遗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研究院为承办单位。邀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原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原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原浙江省中医药大学校长肖鲁伟教授;桐庐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余荆棘;为拜师收徒仪式主证人。出席本次仪式的嘉宾还有中国文化报浙江记者站徐继宏站长,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广旅厅外事处原处长官明先生,杭州市民间中医药发展促进会的领导童蒙应、陆洪品、柳杨、郎闯、孙彩珍、贾刚为、严忠等。
活动分别进行了曹洪欣教授收徒仪式暨申屠银洪拜师仪式;桐君谷生物医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桐君谷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屠银洪收徒仪式;杭州市基层名中医,杭州市民间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杭州市新华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杭州健亨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市级非遗“陈氏肝病诊疗法”代表性传承人陈志道收徒仪式;桐庐汪氏传统医药第七代传人,桐庐益康医院院长,桐庐传统医药肿瘤整骨正骨特色医疗研究所所长,市级非遗“万源堂中医正骨术”代表性传承人汪学增收徒仪式。
这场仪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重要性。
一、仪式现场,传承的庄重与神圣
仪式现场布置得古朴典雅,充满了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千年的历史。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庄重地走上台,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中医药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传承责任的担当。
拜师环节中,徒弟们身着传统服饰,向师父跪拜,敬茶,献花,师父授牌证赠信物等传统古老的仪式,不仅是对师父的尊重,更是对中医药传承的敬畏和承诺。师父们则语重心长地教导徒弟们,要秉持中医药的传统美德,用匠心钻研炮制技能和医疗技术,将中医药的精髓传承好发扬好。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医药文化在这两代人之间的接力传递,感受到了中医药传承的生生不息。
二、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中医药非遗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延续。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中医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传承传统中医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每一位中医药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仪式上,几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享了他们在实践中的创新经验。有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进行研究和创新,提高了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有的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开创了独特的中医康复疗法。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创新的过程中,传统中医药的精髓并没有被抛弃。传承人始终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他们将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让中医药在保留其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展望未来
中医药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定信心,不断探索和实践。相信在广大中医药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一定能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这场中医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拜师收徒仪式,展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传统中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领域内影响深远,广受赞誉,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它让我们更加热爱中医药事业,也让我们对中医药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中去,为实现中医药健康百姓,健康中国,健康全人类而努力奋斗。
杭州市民间中医药发展促进会
2025.7.4
中国蓝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