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一键直达”幸福生活 余杭区加装电梯工程惠及3000多户家庭

潮新闻潮客王佳2025-05-28 03:02
00:00
00:00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民生所盼。如何办好这项民心工程?近年来,余杭区走出了一条因楼制宜、民主协商的有效工作路径,大批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了“一键直达”的幸福。

在余杭街道凤联社区嘉元广场,6号楼3单元的加梯施工现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基础施工。地面上,钢筋、水泥预制板等建筑材料整齐堆放,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操作着各种机械。忙碌的场景不时吸引进出单元楼的居民驻足观看,关心着电梯安装的进度,“联审通过后,大家就一直盼着电梯早点装好,这个月终于开工了,希望能早日完工,到时候我们出门就方便多了。”

“目前小区已有5台电梯交付使用,4台正在施工。”社区居委会委员岑力强介绍。作为2000年交付的老旧小区,嘉元广场共有11个单元楼,其中9个单元的电梯加装已启动,居民们翘首以盼的“电梯梦”正逐步照进现实。

谈起新装的电梯,家住五楼的周建林大爷满脸是笑,“现在一袋米、两桶油,轻轻松松就能搬回家。”过去因腿脚不便很少下楼的他,如今不仅日常采购变得轻松,每月仅需分摊 8 元电费的开支也让他直呼“实惠”。周大爷所在的4号楼1单元是嘉元广场加装电梯的“样板”,从居民签字、资金筹集到完成施工仅用了半年时间。该单元共12户居民,有8户参与出资,按照 4:3:2:1 的楼层分摊标准,高层住户承担更多费用,实际支出均未超过3万元。

加装电梯的成功运行,在嘉元广场形成示范效应,其他单元楼的居民纷纷向社区表达加梯意愿。如今,小区交付的5台电梯已成为老年人的“腿”,让他们的出行不再艰难。

加装电梯是民生“关键小事”,涉及资金分摊、邻里协商、审批流程等复杂环节。为打通堵点,区住建局持续深化“幸福红立方”工程,联动属地镇街、居委会、业委会,通过三方协同共治,一起从点上破题寻策。找准切入点,落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并根据不同楼栋的情况因“楼”制宜,将居民们的共性诉求记录在案、形成清单,协调职能部门、居委会、代建单位、居民代表与物业协同分工、打好配合,一件一件全力销项、一项一项扎实解决。

此外,区住建局联合街道、居委会成立“加梯帮帮团”,全区16支专业队伍、超百名成员深入一线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针对居民关心的噪音、采光等问题,代建单位定制个性化方案,确保电梯与楼体结构无缝衔接。

嘉元广场的经验正在余杭区多点开花。截至今年5月,全区已累计交付使用电梯超200台,惠及3000余户家庭。瓶窑镇桃源小区、余杭街道金源公寓等成片加梯案例,验证了“因楼制宜、民主协商”模式的可行性。

今年,余杭区将新增交付电梯70台,目前56台已完工,10台正在施工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梯工程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抓手,余杭区将继续深化“加梯”工程,通过政策优化、技术升级和社区共治,让更多老旧小区告别“爬梯时代”。(投稿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员:马永志)

来源:浙江日报潮新闻

责任编辑:王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