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开大学胡金牛教授一份堪称“段子手式”的简历火了,他的学院官网主页上个人介绍仿佛自带弹幕吐槽,时不时加个括号,“自黑”几句,来点幽默。例如读博士后的原因是“当时找不到工作”,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有两个杂志是“水刊”,他还特别说明“原子核领域属于夕阳学科,基本上发不了Nature和Science”,令不少网友大呼“想选他的课!”
胡金牛教授个人简介截图
记者在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官网看到在个人简介中,胡金牛教授写道:“担任Chin. Phys. C, Int. J. Mod. Phys. E, Chin. Phys. Lett.等期刊审稿人(被人强拉进去的)。目前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承蒙各位前辈大佬的支持)。
在教育经历中,他写到自己2006年本科毕业,2007年开始读研,还补充说明“不要问中间有一年经历了什么”,网友纷纷发出提问,莫非胡教授考研是“二战上岸”?
而在研究方向方面,胡教授也介绍得风趣又实在,有的方向“目前火的(得)一塌糊涂,其实都是为了生存”,有的方向则是“目前更火的,黄金时代”。
最有意思的是在荣誉称号方面,胡教授也列举得非常全面,包括“2006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还有“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而记者也注意到,“2006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获得者是“所有网民”,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是“全体中国人”。
胡老师不拘一格的自我介绍和“段子手式”的真诚简介,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太实诚了吧”“同为感动中国特别奖,我很荣幸”“好像很有趣但好像又有点凡尔赛”,也有网友笑中又带点心酸,“大佬这样写简历大家只是觉得搞笑,我要是这样写就是真的好笑”。
无独有偶的是,在胡金牛教授的个人介绍登上热搜榜后,他的同事陈憬教授的个人简介也引发关注。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官网信息显示,陈憬自2008年10月至今,在该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憬教授个人简介截图
陈憬的个人简介提到,“教授在他漫长的青春期游荡过许多地方,也不知不觉非常系统地完成了他的被教育。教授最自豪的是能在30岁之前出了趟国逛逛,读完了书,还顺便拿到了一些文凭。“
在研究方向部分,他写道,“教授肩负强国兴邦重担,科研任务繁忙。他应该拿不到诺奖,所以只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物理漂亮、数学简单的那种),但绝对不保证每个想法都正确。”
在大多数人眼中,大学教授都是高高在上,自带光环,官网上的个人介绍也一般都是冷冰冰、模式化的,而这样 “自带吐槽式弹幕”的简历出现在两位教授的身上,不仅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又感觉出几分可爱的“凡尔赛”,这样“幽默而率性”“严肃而不失活泼”的表达,非但没有消解学术的严肃性,反而以破圈效应,给“养在深闺”的理论学术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关注。
看多了高大上的学者简历,以及拼命往自己简历上“贴金”的专家学者,两位教授 “自嘲式”的简历没有花里胡哨的吹嘘,只有实实在在的叙述,甚至有些自嘲,但是却足够真诚,也许这就是他们能够迅速出圈的原因所在。而这份自嘲恰恰是源于足够的底气,例如胡金牛教授先后在原子核物理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这样的专业硬实力显然是经得起考验的,而越是有高水平的专业成就,越是能举重若轻,谈笑风生,敢于突破光环,自爆不足,这份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坦率与真实,才让他显得如此的可贵与可爱。
其实接地气的教授又何止这两位,例如曾经在河南大学开学典礼上说出“纯真能避油腻,善良能辟邪!” “累了,可以躺平歇一会儿,可不敢一直躺平,你躺平的了初一,躺平不了十五!”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民生,短短十几分钟的开学演讲,语言通俗幽默,语调抑扬顿挫,时而平实质朴,时而慷慨激昂,且不乏引经据典,其中深意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出口成章的戴建业教授、风趣幽默的罗翔教授、慈祥利落的吴於人教授等众多高学历博主走红网络,他们的走红既不依靠所谓的“神颜”,也不凭借“炒作”和“蹭热度”,而是凭借自己专业的学识、“接地气”的课堂知识、幽默而不乏深意的话语来吸引广大网友的关注。在他们的视频中,那些拗口的古诗能穿过千年的光阴,有了时光的温度;晦涩的物理公式也仿佛从天上来到人间,“与民同乐”;枯燥的法律知识也可以从厚厚的课本中走出来,变得平易近人。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应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只有包容开放的环境才能孕育出独立自由的思想,越是包容性强的学术环境,越有利于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发展,而南开大学的官网能够让教授们自由撰写,自己发布各具风格的个人介绍,也体现了南开大学物理学院的自由与包容。
如此这般 “反差萌”的教授不仅不会消解学术的严肃性,反而让学术研究带上了烟火气从而更有利于传播,希望这样敢于说真话、接地气的学者能够更多一些,不仅能打破了人们对于专家学者的刻板印象,也有助于拉近普通人与学术精英的距离,给相关学术研究带来更多更正向的关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