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救援进行时。
一张消防队员在泸定地震中怀抱2月龄婴孩的照片在网上刷屏,感动万千网友。消防队员臂章上“汶川”两字令人动容,网友亲切地喊他“汶川哥哥”。
天目新闻了解到,他叫张自立,今年20岁,来自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支队汶川大队。
14年前,他历经汶川地震,在解放军和消防员的帮助下渡过难关。而今长大了,他从地震亲历者变为震中救援者,生命的守护一直在继续。
泸定地震救援进行时
“汶川哥哥”怀抱2月龄婴儿刷屏
9月8日傍晚17时许,天目新闻联系上正在泸定县得妥镇救援的张自立,他刚刚结束在联合村二次搜救任务,正步行下山。他告诉记者,由于山路塌方,救援队伍只能步行救援,“联合村在半山腰,上山就花了两小时”。中午搜救队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再喝水、吸氧,仅短暂休整七八分钟,一直从早上10点持续忙碌到傍晚。
张自立介绍,怀抱2月龄婴儿发生在9月6日,当时消防队员接到上级命令前往得妥镇湾东村进行搜救。在地震中,湾东村通往外界的路被损毁,大家在山上披荆斩棘,开出一条路后,总算抵达。
在搜救中,张自立看到一名老人抱着婴儿坐在自家房屋的废墟上等待救援。看到消防队员来了,老人一直在说“谢谢,谢谢,宝宝那么小,我已经抱不动了”。
老人怀中的孩子,头皮有轻微磕伤。张自立将婴儿轻轻抱入怀中,“20岁了,这是我第一次抱娃。”每走一步,张自立都小心翼翼,很快,婴儿在他怀里熟睡,直到听到救援皮艇发动机声才被吵醒,“他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
张自立从这名老人口中得知,在地震中,婴儿的母亲和爷爷受了重伤,已经被直升机转运至雅安人民医院救治。“孙子才出生2个月10天,父亲是雅江县某电厂的一名专职消防员,正在其他地方执行救援任务。”
进入湾东村后,张自立和队友们紧急搭建起两条救援通道,一条是空中救援通道,用直升机抢运在地震中受重伤的群众;另一条是水上救援通道,用皮划艇转运轻伤员和未受伤的村民。
张自立介绍,他和大多数队友一样,都是第一次参加地震救援。就在赴地震灾区前一周,他和队友刚处置好合江县、赤水市交界区域天台山火情。地震发生当天,他和队友们坐了8小时车赶到灾区第一线。参与地震救援以来,他们累计休息仅8个小时。此次地震救援涉及水域和山域救援,“平时在大队里学习的本领都用上了。”他说自己体能还不错,最擅长的就是绳索救援,这次都派上了用场。
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孩子
“渐渐长大,我也成了他们”
进入得妥镇救援时,看到房屋垮塌、道路受损、山体滑坡严重,张自立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6岁经历汶川地震时的画面:山摇地动,眼看着大批的房屋像积木一样倒塌。
张自立老家在茂县曲谷乡河西村,距离震中汶川只有30公里左右。汶川地震发生时,他还是名一年级学生,当时正在操场上体育课,他和小伙伴们害怕到大哭。“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武警、消防叔叔都赶来了,晚上怕黑,解放军叔叔抱着我们,给我们唱歌,救援人员为我们搭起了帐篷……”这些画面牢牢地刻在了张自立的脑海里。
去年,张自立满19岁了,被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队录取。今年5月正式入职后,张自立被分配到汶川大队工作。谈起张自立,队员卢先生用四川话说,“很扎得起”(方言,意为很给力)。虽然入职不到半年,张自立已经成为大队骨干,在火场一线,他背管带、扛水枪头,时常是距离大火最近的人。
在张自立看来,成为消防队员是一种缘分。加入消防工作后,看到单位荣誉墙上的救援事迹时,他心有感触,也时常会想起经历汶川地震时的场景。“自己也渐渐长大,成了‘他们’”。
“我想,这是一种传承吧。”张自立说,“解放军、武警、消防叔叔晚上在帐篷里抱着我,现在我也在救援现场抱起了受灾群众的孩子。”
记者了解到,在泸定地震救援中,此次共有74位“汶川哥哥”参与救援,平均年龄27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