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最踏实,哥哥牵着我的手。成年了有事还要问哥哥,这样才踏实。今天,哥哥退休了……”
8月28日,一篇名为《儿时的美好》的文章在学术界朋友圈广为流传,文章的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同时也是国内顶尖的内分泌代谢临床专家。
看过文章的许多人,在代入了这段朴实感动的兄弟故事的同时,恍然发现文章中的“哥哥”正是曾担任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化工、中化集团等4家央企负责人的宁高宁,他们和大哥——斯坦福大学教授宁守诚一起,在坊间被称为“宁氏三杰”。
弟弟撰文回应:“虽年近六十,哥哥还是牵着我的手”
此前,64岁的“国企放牛娃”宁高宁,在退休之际以一首诗《老了的美好》告别,并没有大谈职场企业二三事,也没有赘述未来的计划,而是展现了一份江河入海的豪爽与雄浑,一丝功成名遂后的恬淡与宁静。
同样的一件事,兄弟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去致敬自己的情怀,对于宁光来说,以一纸文章呼应宁高宁的诗歌,表达了对手足之情最真挚的回忆与纪念。
宁光把和哥哥宁高宁相处的点滴揉进了字字句句当中,翔实记述了宁高宁名字的由来、兄弟俩手牵手一路回乡里看姥姥以及后来经历人生关键点时的故事。尤其是哥哥买的“三包啤酒一包熟肉”,一方面让宁光备受鼓励一鼓作气考上了大学,另一方面也点出了宁高宁创立华润啤酒的潜在初心。
宁光写道:“现在,与哥哥聚少离多,但请教不断,疫情期间,我参加新闻发布会,提出抗疫‘三字经’,就是与哥哥商量到深夜。虽年近六十,哥哥还是牵着我的手。”
这里的“牵手”已经不单单是字面意思上,像小时候那样牵着手的照顾与陪伴,更是兄弟之间的相持相扶,这贯穿着始终,带给了所有人更多的感动。
宁氏三兄弟:老大科学家、老二CEO、老三院士
宁氏三兄弟在山东滨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各自领域都建树极高,被称为滨州“宁氏三杰”。
大哥宁守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博士生,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现在是斯坦福大学教授、资深科学家。
老二宁高宁,山东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回国进入企业界。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990年至今,宁高宁担任过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四家央企的负责人。一年多以前,随着两家世界500强央企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中国中化这家万亿级的新央企正式成立。而主导这场“巨无霸”央企重组的,正是宁高宁。
宁高宁照片
除了“两化合并”,宁高宁还让华润整合了地产、啤酒、零售、纺织、制药、建材等多个领域。至其离开华润时,华润总资产已从600亿元发展到万亿元。
此外,在中粮集团的大整合中,宁高宁先后重组了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一系列娴熟的资本运作,给宁高宁打上了“国企职业放牛娃”“中国的韦尔奇”“中国摩根”等多个传奇标签。
三弟叫宁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院长,也是我国内分泌专业的权威专家。本科毕业后,宁光在老家医院工作了两年,此后,他又在哥哥的鼓励下报考了上海的研究生。公开信息显示,宁光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得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此后留在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工作,1996年进入瑞金医院。
宁氏三兄弟的父亲宁云友曾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道:“宁守诚读完硕士读博士,宁高宁读完大学直接出国留学。老大老二相互比拼,一起进步,老三也暗自发力,决心超过两位兄长。相互比拼、相互赶超,使他们共同进步,走到今天。”
可以想见,正是这种三兄弟之间互相追赶又互相扶持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走到今天,成为各个领域的翘楚。宁光在《儿时的回忆中》写道:“两位哥哥牵着我的手带我又上路。现在与哥哥聚少离多,但请教不断。”“哥哥有一大群小朋友,捉迷藏,哥哥每次带着我,但我人小笨拙成为累赘,哥哥牵着我的手狂奔,但总是最早被捉到,拖累哥哥及其同伴。同伴埋怨哥哥,他下次还是带着我。”
宁光坦言:“虽然年近六十,哥哥还是牵着我的手。”平凡质朴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亲情以及在哥哥的影响下,不断进取、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有人留言:“情真意切”“质朴有趣,令人感动”,也有网友赞叹:“宁氏三杰”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老了有岁月的馈赠,每个人都能沉淀出人生况味和处世智慧,而儿时有儿时的情趣,足以让人探寻成才的发端和温情记忆,以“儿时”呼应“老了”,以真情呼应理想,虽然时代在变,但是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不变手足之情以及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所蕴藏的精神力量,更是弥足珍贵。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