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村”最近因为一场篮球赛又“火出圈”了。在诸暨市应店街镇灵山坞村进行的10场篮球赛中,共有超万人次现场观看。农村篮球赛因为赛场氛围热烈,不少人将之与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联系起来,“村BA”之名不胫而走。灵山坞首届“村BA”为什么这样红火?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灯光球场里的火热激情
8月28日傍晚6点半,灵山坞村天色刚刚暗下来,已经有不少人坐在球场周围,等待40分钟后开始的篮球赛。不一会,球场周边的位置已经爆满,不少晚来的村民只能自己带来小板凳。球场旁的村道上,停放的车辆长度超过1公里。
“没想到比赛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村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我家的凳子都被借光了。”家住附近的孟阿姨告诉记者,不少其他镇街的观众通过抖音、朋友圈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看一场接地气的豪华“村BA”。
晚上7点10分,随着裁判一声哨响,篮球赛正式开始。每进一个球,“球迷们”都毫不吝惜自己的欢呼声、掌声。
“进咯,进咯!”此刻,74岁的王业立老人成了一位“新球迷”,平时忙于地里农活的他,还是第一次看篮球比赛。不少老人跟王业立一样,只要进球了,都鼓掌欢呼。“看,这个场地好,孩子们玩得开心,我们也看得尽兴。”指着球场,王业立兴高采烈地说。
这场赛事历时5天,有5支村社和企业球队参加,进行了10场激烈的角逐。每一场比赛都吸引了上千人次观战。
记者了解到,大约10天前,当听说村里要举办首届“村BA”时,不少乡贤都联系村干部,“要办就办得好一点!”原来,之前村里有一块水泥篮球场,对专业比赛来说,不是十分规范。为了支持村里的球场建设,乡贤们纷纷捐款,短短一天就捐助了近8万元。不到3天时间,在原有基础上修建了一个崭新的灯光球场。
记者现场走了一圈,小到婴儿车里的小孩,大到80多岁的老人,都在现场围观。从现场热烈的气氛中不难发现,篮球赛正在不断融入村民生活。
美好生活值得“被看见”
上世纪50年代,篮球运动在诸暨全市普及,乡村篮球赛成了农村节日不可或缺的庆祝、娱乐活动,“每到过年,村里的篮球场都是最热闹的,村与村之间都会举行比赛。”采访中,记者从不少乡镇都得到了类似的答案。
“篮球运动在诸暨的普及率非常高,这种参与性高的运动,现在成为一项全民运动了。”诸暨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场“村BA”,无论结果,观众其实都在享受其中的过程,大家不一定是铁杆球迷,但是一定会欢呼鼓掌,“乡村篮球赛正是我们基层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体现。”该负责人表示,“村BA”之所以火,主要是因为接地气。
记者从诸暨市教体局了解到,目前诸暨市共有标准篮球场2251个,已经实现村村都有篮球场,为村民提供了便利的篮球运动场所。
火爆的“村BA”也有烦恼。“现在,我们打球的人太多了,就是裁判不够。”诸暨市次坞镇吴高坞村党总支书记吴郭华向记者“抱怨”。
体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的一场乡村篮球赛,不仅让人从中看到了乡村文化自信,也带火了全民体育的氛围。“我们镇里的不少村都在提档升级村里的体育设施,尽管只是一场村里的体育比赛,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张金名片,灵山坞效应已经辐射到了周边乡村。”应店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村BA”火爆之余,带来更多的是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村BA”,显然不再是一项简单的乡村体育活动。“我们可以透过比赛看乡村,一个球场的凝聚力,一方面折射出基层老百姓对精神文化活动的追求,同时也说明乡村文娱市场潜力巨大。”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引导和扶持完善体育设施,“不妨以乡村体育节会为纽带,持续为乡村旅游植入文化内涵,乡镇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旅游、文化等节会活动,做大做强品牌营销,加强体旅融合,把赛事招牌打响做强,赛出一条乡村致富路。”该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随着马拉松、皮划艇等国际赛事落户绍兴,我市各地积极建设乡村体育旅游休闲设施,培育集乡村文化、体育休闲、生态体验等为一体的区域品牌,不少乡镇打造起游步道、骑行道等项目。“各地可以结合自然生态优势,以赛事为载体,整合地方文旅特色,发展体育旅游,扩大体育旅游消费,将地方农特产品、文旅资源推广展示等融入赛事活动环节,发挥赛事综合带动效应,从而促进当地村民增产增收。”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村BA”照亮农村美好生活》)
叶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