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了40年的乡村老宅,为何能焕发生机?近日,记者走进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见到了老宅的新主人、90后的创业青年姜路。
涧峰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重点村,这里完整地保留了100多栋明清风貌的古建筑。2018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姜路到莲花镇体验葡萄采摘游时,游览了涧峰村。“走在古村落的石板路上,唤起了我的童年回忆,那时胡同里摆放着一条长板凳,大家共坐一起聊天吃饭,邻里和睦。”姜路说,他决定放弃杭州的互联网科技工作,改行到涧峰村经营民宿,重塑“乡愁”。
姜路看中了村庄正中央的一栋徽派老宅,这座老宅始建于1906年,占地90平方米左右,从老宅改建之初,思维活跃的他把每天的改建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到抖音上,很快就吸引了3万粉丝。“老宅怎么建,希望是网友说了算。”姜路干脆在抖音上发起“思想众筹”。例如,老宅外边的地台沙发是辽宁丹东的网友建议的,老宅天井改为休闲公共空间,是温州的网友建议的……
在集思广益后,姜路设计出了大家心中的“新宅”:屋前,有时尚独特的网红水池;屋内,有古色古香的天井楼阁,既保留了原始建筑的风格,又别具西式的美感。许多网友成为光顾老宅的第一批客人。
看到了老宅承载的现代人回忆,姜路又将目光投向村里其他的闲置老宅,例如脱胎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民公社。2020年,他向村两委提议,将这个极具时代感的场所改建为“时空舱”,并向周边村庄征集旧物,一时间收到了上千件老物件,包括旧照片、旧电视机、旧皮包、旧家居等等。
姜路利用这些旧物打造出上世纪70、80年代的乡村不同生活场景,走进后仿佛“时空穿越”,唤起人们心中的久远记忆。“时空舱”还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两处入口,分别是“舍得”和“舍不得”。从“舍不得”入口进去看到的旧物都不可卖。一位村民得知后,将自家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希望放进“时空舱”,那是家里收藏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版土地证;另外一位村民是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80多岁的他将自己在1998年手工制作的绘有“人民大会堂”浮雕图案的糖果盒放进了“时空舱”。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游古村,体验“乡愁”时光。更是有不少游客聚集了家族几代人到“时空舱”来拍全家福,定格记忆。
“乡村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但更需要原住民的参与。”一心想实现人、村、产业互通的姜路创新地提出了“共享餐厅”的经营模式,即筛选一批厨艺精湛的村民成为老宅民宿的合作伙伴,由他们负责供应住客的饮食。“住客可以提前通过小程序下单点菜,村民各自烹饪后端至民宿餐厅。食材都由村民们准备,菜金也都归村民们所有。”姜路说,每个人只做自己的拿手菜,一桌子菜可能由10多位不同的村民共同完成。2020年至2021年,“共享餐厅”带动全村十多位村民人均增收2万余元。
去年,村里盘活了整村资源,串联起姜路的老宅民宿、“时空舱”、徐氏大宗祠、古戏台等线路,打造古村落研学基地。76岁的村民王爱英现场教孩子们剪窗花,一次就卖出100多把小剪刀;72岁的老篾匠余建忠现场用竹片编制而成的小动物,也被游人抢购一空。去年,涧峰村接待全市来此研学游的小学生6000多名,直接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
“拯救老宅,不仅是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形’,更重要的是守护乡土文化的根脉与灵魂,守住游子心中最深处的那片乡愁。”姜路认为,他希望接下来能更多地参与到村庄老宅重振当中。
“村里的青瓦老屋共有100余栋,很多还没有开发利用。” 涧峰村党支部书记董升税说,目前,全村已收储闲置农房26户共计1746平方米。接下来,村里还将继续收储闲置农房,盘活农房资源,发展民宿产业,通过老宅重振带动乡村文旅的创新发展。
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