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天目有话说#平凡而又伟大是“二舅”给当代年轻人的奋斗诗

    天目新闻 记者 朱彦超2022-07-26 11:09全网传播量4.4万
    00:00
    00:00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火了,从昨晚到现在,都还在微博、百度等热搜榜上挂着。

    11分钟的视频里,作者以细腻、幽默、动人的笔触描摹了山村里二舅的故事,一个意外残疾、终生未婚却坚强乐观的能工巧匠。他的身上浓缩了许多熟悉的文学形象,《活着》的不幸、《我与地坛》的坚忍、《俗世奇人》的传奇……故事中有悲有喜、发人深思,但若是放大放长,二舅的一生,不过是重叠了无数普通人的身影,底层、琐碎、平凡,苦难与幸福交织,“普通到不快进1万倍都没法看”。

    之所以网友纷纷点赞、自动转发,或许是视频里讨论了太多让人有共鸣的话题:打工人从中看到如何对待逆境,孩子们从中看到孝顺,大人们从中看到如何对待遗憾……但这其中,最引起广大年轻人共鸣的,应该就在标题里。没错,二舅很治愈,尤其是缓解当代年轻人愤愤不平、焦虑等精神内耗。

    二舅的生活状态,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但他没受制于此,更没有悲观麻木沉沦,他有着自己最简单的生活逻辑——他有老母亲要照顾,有弟弟、妹妹、养女要牵挂,村里的老乡需要他的手艺。

    因此,二舅从不吝啬自己的体力、手艺和智慧,他甚至乐此不疲,甚至会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功能性去自学,去钻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甘做一名工具人。老一辈的人,这种不在意自身得失,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特质,洽是治愈当代年轻人内卷、焦虑、内耗的一剂良药。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是二舅摘抄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也是二舅的内在逻辑,是支撑他用有残缺的血肉之躯去对抗命运的精神内核。哪怕只有一丝松动,能往前走几步,那就是几步,这是最让人敬佩的,也最直戳人心的地方。

    二舅在挣扎与困难中表现出来的自强与善良、朴素与坚韧,令人心生敬意。这恰好是我们民族的品质,所以视频里的人和话,都那么的熟悉,因为它们早在我们的课本里出现过,更早已经刻入我们的血脉里。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我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作者的精神内耗被治愈了,那你的呢?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