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长三角地区独占鳌头,不仅揽下了前二十强中的14席,而且后劲力量十足,占据了百强榜的半壁江山。
长三角46县入围全国百强县
报告显示,全国县域GDP在2011-2020年之间增长1.6倍,由24.1万亿元增长至39.2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保持在38%以上。
报告指出,2022年的百强县是从全国1864个县级行政区中评选而出。今年,百强县中GDP突破千亿级别的县域达到43个,较上年增加5个。
长三角46县入围全国百强县 图片:赛迪顾问
长三角地区的县(市)依然雄踞百强县榜单前列,在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区域协调等方面,带动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在入榜数量和发展质量两方面持续保持前三位。
长三角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GDP在1000亿元-2000亿元的区间的县域数量也领先于其他地区。
百强县前十江苏独占6席
浙江七地携手冲击全国十强
长三角百强县不仅多,而且还在头部形成了聚集效应。
记者梳理发现,江苏包揽了全国十强县的6席。其中“苏南四小龙”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牢牢把持住了前四的位置,排名与上一年没有变化,另外太仓和宜兴分列7、8位。
浙江虽然只有慈溪进入前十榜单,但是未来可期。排名在11-20区间的县域当中,浙江有7城入围,后继力量十足。其中,地处浙江中北部的义乌、诸暨、余姚、海宁分列第11、12、13和第15位,浙东南的温岭、乐清和瑞安三市分列第16、19和20位。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下,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县(市)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江苏南通的的如皋、启东和海安三市分列第23、24和第26位;嘉兴的平湖和嘉善两县也分列第43位和第52位。
另外,安徽省有三县上榜本次百强县榜单,分别是排名第59的肥西县,排名第79的肥东县和排名第80位的长丰县,三县均为安徽省会合肥的下辖县。
首设长三角百强县榜单
一体化发展让长三角县(市)迎新机
今年,赛迪顾问还发布了《2022赛迪长三角百强县榜单》。
长三角百强县榜单 图片:赛迪顾问
从整个长三角地区来看,县域GDP稳定增长,占长三角GDP比重相对稳定;县域经济体量结构相对稳定,“千亿县”不断涌现,2021年增至27个。
在全员入围长三角百强县榜单后,江苏的县(市)也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全力冲刺全国百强。
记者发现,江苏有两个地级市在百强县榜单上还是空白,即淮安市和连云港市。江苏涟水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4亿元,也是淮安目前最有希望冲刺百强县的选手。目前,涟水官方已提出“力争2023年、确保2025年跻身全国百强县”的目标;今年连云港举行新春首会,主题也是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提出目标:下辖的东海县要在2023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25年再进位5个位次。
报告显示,长三角百强县二产增加值较高,约占GDP比重48%,但其人均GDP、地均GDP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水平相对较低,这意味着提升长三角百强县发展效益将带来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再次跃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