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备受大众喜爱的作家遗憾地离开了我们。
据港媒报道,7月3日,作家沈西城在社交平台表示,著名作家倪匡离世,终年87岁。倪匡是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及编剧,与金庸、黄霑、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其作品《卫斯理系列》 《原振侠系列》和电影编剧作品《独臂刀》《精武门》等深入人心,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
“倪匡的科幻小说自成一派,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少看到像他这样写作风格的科幻作家。我个人觉得,他的离开让中国科幻的风格变得不再完整。”7月3日晚,著名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哀伤地表示。
倪匡,原名倪聪,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1957年倪匡到香港,做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1962年,倪匡在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
“倪匡笔下的科幻小说和一般意义上的硬科幻小说不一样,他很少写到科幻迷们喜欢的科技细节,能够做到不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尽情让想象腾飞,把科幻元素和奇幻元素融合到一起。”吴岩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正是由于其作品的这一特性,关于倪匡的作品到底算不算是科幻小说,此前一直存在争论。
“不过奇妙的是,有很多硬科幻作家喜欢倪匡的作品。”吴岩表示。
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的郑文光,他的中篇小说《飞向人马座》曾铸就了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1983年,郑老师突发脑溢血以后,不能写作,闲暇时间只能看看书。有几次我去他家里,看到他家的书架上有很多倪匡的书,有几本都翻烂了。我看到后问郑老师是否喜欢,他说喜欢,觉得故事和想象力都很好。”吴岩回忆道。“郑老师写的是硬科幻,喜欢倪匡,非常说明问题。”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在中学、大学阶段阅读了倪匡的很多作品,他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曾深受其启发,尤其是想象力这一点。在他看来,倪匡的科幻小说“紧张,精彩,迷人,搅动人的本能。”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科幻研究者,吴岩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所处现状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被视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他认为,倪匡作为港澳台科幻作家中的佼佼者,其作品是中国科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倪匡的逝世,我深深的悼念,希望有后来者能将他这一流派的科幻作品继续发扬光大。”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