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天目观察#北约峰会首迎4个亚太国家 打造亚太版“小北约”意欲何为?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邹宸 记者 俞倩玮2022-06-30 12:28全网传播量9.2万
    00:00
    00:00

    G7峰会刚刚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北约峰会又于28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启。

    与往年相比,本次北约峰会主要有两个焦点备受关注。

    一方面,当地时间6月29日,北约成员国首脑们通过了该组织的最新战略文件。这份充斥着冷战思维的战略文件不出意外地重点“针对”了俄罗斯和中国。

    b7232646477dc7784fdb6d180f4cdfe.jpg

    北约马德里峰会现场 图片来源:北约官网

    另一方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亚太国家领导人首次以“合作伙伴国”身份参会。

    北约为何加速向亚太地区的扩张?天目新闻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副教授千勇、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分析解读。

    天目新闻记者:有分析认为,身为北约盟主的美国正在积极促成亚太国家与北约建立联系,其目的还是为了应对中国。日韩澳新各打的什么算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北约既不是政治组织,也不是经济组织,而是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的军事组织。北约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和直接的威胁”,又声称中国在“挑战北约的安全、利益和价值观”,其实质就是美国通过拉帮结派以意识形态划线来挑动对抗。北约想搞个“亚太版”小北约,那么,日本作为美国一贯以来的“老朋友”,自然会积极参与其中,企图将北约的祸水引到亚洲来。

    对于日本参会的目的,一方面,日本积极参与商议俄乌冲突问题,其背后实则也是想为自己扩军做准备,从日本自民党的计划中可以看出,日本要提高防卫费,加强自身海陆空自卫队力量;另一方面,日本“修宪”也按下了加速键,想要摆脱“和平束缚”,实现“日本梦”,重获军队和战争权力,把现在的自卫队光明正大地变成国防军或者说正式的军队,以此加强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然后进一步和美国配合给中国“添堵”。

    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副教授千勇:尹锡悦这次马德里之行,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要进行自主的“推销外交”,代表韩国发出多边外交舞台的韩国声音,另一方面是呼吁国际秩序的平等,并加强民主国家之间的经济安保合作,拓宽全球伙伴关系,对接自身在“印太战略”当中的一个角色,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借由北约的平台来拉高自己的国际地位,这是韩国一直以来没有改变的整体思路。

    f06b4ae19ead5e56b1cdf2b167a06f2.jpg

    尹锡悦与夫人 图片来源:Korea JoongAng Daily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美国自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强推“印太战略”应对其主要针对中国的“大国竞争”,依靠拉动其盟国的力量来强化其主导权。实际上我们看起来似乎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这几个国家受邀参会,其实是在促进北约和“印太战略”之间的连接与融合,实现“北约印太”化,而不是它们单向地参与到北约峰会当中去。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次参与到北约峰会当中去,更直接的一方面原因就是为了在重要的国际战略框架中占得一席之地,自冷战以来,两个国家在这方面一直处于相对失语的状态。

    从澳大利亚来说,为了扭转这样一个被动的局面,它选择了主动出击的态势,不放过任何地缘政治参与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牵头拉动的“小圈子”当中,无论是五眼联盟、美英澳三方安全机制(AUKUS)、美澳印日四方安全对话(QUAD)还是印太经济框架(IPEF),都少不了澳大利亚的影子。尤其是在当下美国大力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之下,澳大利亚会尽力迎合美国所设想的战略意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4a51922a3cc94c0e8bb29e25aba9c018.jpeg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反观新西兰,它在参与国际事务当中一直强调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在涉及外交以及国家安全层面都会从国家利益出发,从而表现得相对“被动”和温和,由于这种外交策略驱使,它被排除在许多美国主导的战略体系框架之外。另外在前段时间澳大利亚反复炒作“中国威胁论”掀起反华情绪的情况下,新西兰也保持了相对的冷静,但本质上新西兰还是处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轨道上,在这个轨道上的整体运作思路还是不会改变的,在未来的特定场合它还是会继续呼应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战略意图的。

    天目新闻记者:美国总统拜登在29日的美日韩领导人会晤上表示,希望将韩美日合作打造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轴”,谈话中并未涉及中国问题,但仍是本次会谈的背景之一。对此,您怎么看?

    0fe92ac4ab202c36e94c5d1eb9b8607.jpg

    美日韩三国领导人 图片来源:Nikkei Asia

    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副教授千勇:尹锡悦此前就曾表示过,韩国在加强韩美日三方合作的同时,将基于韩中相互尊重的精神,进一步发展两国互惠合作关系。

    “战略模糊”路线从前任总统文在寅开始就已经实行了,所谓的“安保靠美国,经济靠中国”、不愿意选边站并不意味着它处在中美两者的中间位置,只不过从文在寅政府执政后期开始,显现出在有限范围内向美国靠拢的苗头,比如韩美签署的联合声明首次涉及到台湾和南海问题,这也表明了韩国积极利用韩美同盟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意图。

    而尹锡悦作为“亲美派”的一个领导人上台之后,可能会更深化在安保和经济层面遏制中国的考虑,不过想要完全地实现“一边倒”也是不太可能的,它在对外形象上需要塑造一个看似平衡的“模糊形象”,为的是以战略投机来获取最大利益。

    总体来说,这次美日韩领导人的会晤其实相当短暂,只有25分钟,会晤的内容和北约峰会所谓的议题并不相关,而是针对朝核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半岛安全局势进行了共同协商。对于韩国来说,朝核问题是第一关注点和亟待解决的目标,中国问题就不太可能成为会晤的主要讨论点。

    有一点值得我们警惕:韩国由卢武铉执政时期,主张韩美同盟,这个同盟仅限制在朝鲜半岛的范围之内,而尹锡悦上台后极力把韩美同盟辐射到全球范围内,这样的转变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尹锡悦执政后的总体外交举措对中韩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大。虽然韩国政府极力澄清,参加北约峰会也并不意味着“反华”、“反俄”,但韩国如果一直奉行这样的“走钢丝式”外交的话,在中韩关系发展上必将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首次出席的日本领导人岸田文雄可谓十分高调,不仅表示要定期参加北约理事会会议,还要从根本上改进安倍晋三时期日本与北约缔结的《个别伙伴合作计划》,推进向北约本部派遣自卫官、以观察国身份参加北约军事演习等事宜。

    日本作为亚洲国家本应努力促进亚洲和平,却反其道而行之,被美英等国家煽动,加剧亚洲各国紧张局势。近年来,日本不断触碰中国底线,在东海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方面大做文章,我们很难想象日本接下来还会有何疯狂之举。

    对此,国际社会理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一切逆世界发展潮流的行为。从中国自身来看,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搞军事同盟、不赞同对立的做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稳步提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将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也能强化战略定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