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始建于1895年的铁路丰台站,经过4年的改扩建,于6月20日迎来了“新生”——从北京城里第一座火车站“变身”为现今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以全新面貌正式开通运营。
对于很多老北京人而言,在北京城的众多火车站中,丰台火车站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丰台站始建于1895年,是北京最早的火车站。
民国时期,丰台站成为京奉、京汉和京张三条铁路干线的联轨站,初具编组站的规模。
在抗日战争期间,丰台成为军事、政治上的战略要地,丰台站也充满了硝烟。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首都的重要门户,丰台站是京汉、京山、京包等几条主要铁路干线的交会点。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适应运输生产发展的需要,丰台站成了华北地区重要的货运枢纽。
可以说,丰台站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
近年来,随着首都城市建设和铁路的快速发展,丰台西站和北京西站的建立分流了丰台站的客运任务、货运和编组任务,丰台站的地位功能才开始下降,至2010年运输业务全部停办,2018年9月实施改扩建工程。
【百年跌宕-丰台站】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因中日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在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要开放口岸修建铁路。清政府决定兴建从天津到北京卢沟桥的铁路,称为津芦铁路(卢沟桥时名芦沟桥)。
1895年,中国北方的津芦铁路全线开工,年底从天津修至丰台并建站,北京第一座火车站——丰台火车站由此诞生。这座车站,比著名的前门火车站(始建于1901年,现为中国铁道博物馆)建筑年代还要早。
之后,随着1897年站台接通卢汉铁路,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将始发站设于此,丰台站成为了三条铁路干线的联轨站。车站的繁荣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丰台站门前的正阳大街成为当时丰台地区最繁华的一条街,聚集了百货公司、土产商店、菜市场、钟表眼镜门市部、药店、银行、邮局、浴池、旅馆等众多商铺。
丰台自建火车站后,客货运输畅通,北宁、平绥、平汉等线路均以此为枢纽,交通四通八达。日军在抗日战争前夕进行的两起滋事事件,结果导致丰台陷入日军手中。
1937年7月7日晚发动事变的日军也是从丰台派出。此后战事扩大,日军增援部队及军械、弹药等军用物资均由丰台供给。直到1945年,国民政府才从日本人手里收回了丰台站。
1949年新中国成立,铁路职工开始重建丰台站。据《丰台站站志》记载,建设者们扩建了车场线路,延长了股道,新建了候车室。
1956年,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加,丰台站开通新中国第一个土驼峰,调车作业效率提高了60%。
1970年,北京丰台站蒸汽火车进站影像
2010年6月12日,建站115年之后,丰台火车站贴出了公告,宣布自6月20日起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不过,这并非丰台站的谢幕。2018年9月,丰台站改扩建工程开始实施,在距原丰台站约一公里之外,一座现代化高铁站拔地而起。
经过几年的建设后,全新的丰台火车站将迎来新的历史使命。
北京丰台站站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每小时最高可容纳14000人同时候车,设有32条到达出发线,32个客运站台面。
同时,北京丰台站是国内首座采用高铁、普铁双层车场重叠设计的特大型车站,形成了“顶层高铁、地面普铁、地下地铁”的综合立体交通模式。4600多个指引标识、266部电梯、170个智能检票闸机等设施,方便旅客便捷出行。
百年丰台站,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天翻地覆,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历史性飞跃的直观例证。
(素材来源: 丰台区档案馆,“北京丰台”微信公众号,“中国铁路”公众号,《北京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