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5万元,半年回报25万元!浙江这位种葫芦的爷爷乐开了花

2022-05-29 11:57全网传播量3.9万
00:00
00:00

李张泉种菜,一半绍兴本地销售,一半拉到杭州勾庄批发。

杭州小菜场里,一年四季都有老伯种的葫芦卖。

我和李老伯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菜地。

W020200728269997092349.png

几年前,小时新闻记者跟省农科院蔬菜所“葫芦女侠”吴晓花到绍兴考察(点击阅读葫芦女侠的故事)。

那年,李张泉种了吴晓花新选育的葫芦(瓠瓜)品种“浙蒲9号”。

中午,大家炒了盘虾皮葫芦品尝,吃起来简直“鲜掉眉毛”,因为比之前品种好吃,老伯种的葫芦也因此卖出了好价钱。

微信图片_20220529164214.jpg

回来以后,我写了篇“自带味精味”的葫芦稿。

时隔几年的本周末,我又在菜地遇到李老伯,今年他种了新品种葫芦“浙蒲903”,上半年比以往多挣了10万元。

1】自带“味精”的葫芦,为啥早春会发苦?

茄果类蔬菜单价较高,浙江早春种植的主要是在嘉兴、绍兴、台州等地。

微信图片_20220529164633.jpg

李张泉对小时新闻记者说:“今年我地里的蔬菜卖得特别俏,特别是拳头产品葫芦。”

市面上,大部分葫芦是淡绿色的,“浙蒲903”是“浙蒲9号”的美颜版,味道一样鲜甜软糯,颜色却更翠绿,卖相特别好。

微信图片_20220529164629.jpg

左为“浙蒲9号”,右为“浙蒲903”

对早春栽培的葫芦,小时新闻记者一直比较犹豫,不太愿意买来吃的原因是:买到过带苦味的早春葫芦。

葫芦的苦味来自一种叫苦味素的物质,是由葫芦科植物的两个显性基因决定的。

蔬菜专家在育种过程中,会把自带苦味的葫芦剔除;向市场推广的品种都是不带苦味的。

微信图片_20220529164644.jpg

以前,葫芦要到夏秋天才能吃到,现在有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种葫芦。

在浙江,早春受低温环境、栽培管理等原因的影响,葫芦偶尔会出现的苦味,并不是品种自带,而是环境胁迫所致。

“运气不好的话,早春时节,大家确实有可能买到带苦味的葫芦。”

小时新闻记者请教了蔬菜专家:“苦味素是一种带毒性的生物碱,一旦发现葫芦发苦,一定要丢掉,千万别舍不得。”

W020200728269998456807.png

省农科院试验田的各种葫芦(瓠瓜)

市场是敏感的,消费者的顾虑会影响葫芦销售,并传导至田间地头。

对种了25年蔬菜的李张泉来说,每年冬春两季,葫芦价格最高,如果早春葫芦偶尔发苦的问题能解决,自己才能高枕无忧。

2】不发苦的新品种,让菜农半年多挣10万元

今年早春,是老伯第一年种植“浙蒲903”葫芦,他有了前所未有的惊喜发现。

李张泉说:“我种过这么多品种的葫芦,发现‘浙蒲903’早春栽培是不会发苦的,它样子还特别漂亮,今年地里的葫芦,收购价都比别人贵1元/斤。”

微信图片_20220529164639.jpg

老伯和老伴两人管理着20个大棚的蔬菜,从来没请过工人,地里的活都是自己干。

今年,两位老人在大棚种植有葫芦、南瓜、小番茄、玉米四种农作物,南瓜、番茄、玉米和往年价格持平,拳头产品葫芦种了四个大棚,今年上半年收购价特别高。

“地里第一批葫芦是3月10日上市的,批发价达到前所未有的6元/斤,而往年3月只有3.5-4元/斤,第一批的亩产是2000斤。”

“10多天后,采第二批葫芦的时候,价格还有4元/斤,而往年同期,葫芦最多只有3元/斤,第二批的亩产也是2000斤。”

随着温度的上升,半个月前,李张泉地里的葫芦开始天天采摘,每天每亩地能采800-1000斤,现在批发价是1.6-1.7元/斤,而往年同期只有0.5-0.6元/斤。

W020200728269996745701.png

李张泉算了一笔账,自己这20个大棚,包括租金、农资、大棚上半年一共投资了3.5万元。

截至5月底,地里四样蔬菜的总销售额是25万元,相比以往半年的营收大约16万元,今年上半年增收达到近10万元。这部分增收,基本都是老伯种植新品种葫芦“浙蒲903”所带来的。

种菜25年,这是李张泉从未遇到过的好行情。

(原标题《投资3.5万元,半年回报25万元!浙江这位种葫芦的爷爷乐开了花》)

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