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抒情风景画里的民谣”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上演。演出由杭州爱乐乐团乐队助理首席洪梦琦、小提琴演奏家董超、中提琴副首席杜娟、大提琴演奏家潘思萌组成的室内乐团Phoenix弦乐四重奏呈现。
这场室内乐为什么取名为“抒情风景画里的民谣”?洪梦琦是这样解释的:“浪漫主义的门德尔松被誉为抒情风景画大师,而德沃夏克则擅长写民族音乐,一个充满浪漫的情愫,一个饱含人类的乡愁。”
筹备室内乐之初,团队四个年轻人用投票来决定演出曲目。在他们看来,学音乐的孩子大多都是背井离乡去追求梦想,而德沃夏克的这部作品“美国”所表达的恋乡之情,令他们产生深切的共鸣。于是,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美国”(作品96号)成了Phoenix弦乐四重奏确定的第一曲目。后来,门德尔松又成了“四票”当选的作曲家,团队在门德尔松的重奏作品中选择了e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作品44号,第二首),希望透过这首比较小众的作品,让观众感受乡愁的同时也享受一份浪漫。
杭州爱乐乐团供图
音乐会上,四位青春飞扬的青年演奏家首先演奏了德沃夏克的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美国”。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果说斯美塔纳创造了捷克音乐,那德沃夏克则是发扬光大的功臣。德沃夏克一生作品无数,在美国期间的作品最能代表他的作曲风格,除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之外,最著名的就是这首F大调第十二弦乐四重奏“美国”。在这首“美味十足”的作品中,德沃夏克充分吸收了美国黑人灵歌的特点,既有抒情性的黑人曲风,也有黑人独有的节奏元素。
杭州爱乐乐团供图
四位演奏家在琴弦上跳跃出节奏鲜明的轻快旋律,他们在四个乐章之间相互追逐交错,前后呼应,达到不同调式色彩的渗透与交融。虽然这首作品取名带有“美国”二字,但实际上每个旋律都在“新大陆”与“旧世界”、捷克民族传统与美国现代文明的牵扯羁绊中传递着一份怀乡之情。
“美国”之后,四位演奏家呈现的是门德尔松的e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的第二首作品。对乐迷而言,相对熟知的门德尔松作品是同时期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而e小调第四弦乐四重奏则夹在其同一系列的重奏中,显得有些寂寥。虽不及《春之歌》的浪漫轻柔,也不似《仲夏夜之梦》的明快欢乐,但这首四重奏依旧在门德尔松鲜明的个人风格中勾勒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它拥有清爽的音乐线条、细腻的旋律格调,恰如洒满甜蜜可可粉的精致糕点,一口下去是春深的荼蘼未尽和初夏的繁华不迭。
重奏对于音乐人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组建以来经过两年的磨合,Phoenix的四位演奏家对各自的乐器和演奏风格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在门德尔松的浪漫旋律中完美呈现出合奏的一份默契。演奏完毕,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