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4日,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得58.54%的有效选票,成为法国二十年来首位成功连任的总统。
马克龙的胜利,显然让不少欧美国家的领导人松了一口气。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法国选民们“今天在欧洲投出了强有力的信任票”,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则称马克龙的胜利“对整个欧洲来说都是好消息”。
马克龙在巴黎出席选举后的庆祝集会 图源:新华社
但不容忽视的是,马克龙的挑战者、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领导人勒庞拿下了超4成的选票,相比上届总统选举高出了8个百分点。这也是极右翼政党在法国历史上最接近掌权的一次。
“这场游戏还没有结束。”正如勒庞所说,马克龙的第二任期,注定将充满挑战。
更加撕裂的法国
回望2017年,年仅39岁的马克龙打破法国政治生态图谱中左右泾渭分明的传统,以独立中间派身份入住爱丽舍宫,意气风发地掀起了一场改革风暴,成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希望所在”。
然而短暂的蜜月期过后,马克龙推出的关于调高燃油税、推迟退休年龄等改革,迅速引发了民众不满,最终导致了旷日持久的“黄马甲运动”和法国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抗议浪潮。
2019年12月,法国爆发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游行,反对政府退休制度改革 图源:新华社
被动了奶酪的法国民众除了向马克龙“扔鸡蛋”发泄不满,也逐渐被极端政党势力所吸引。在首轮选举中,除勒庞外,极左翼政党候选人梅朗雄获得了21.95%的选票,极右翼候选人泽穆尔也紧随其后,支持率达到了7.07%。相比之下,传统政党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传统右翼政党法国共和党候选人佩克雷斯首轮得票率仅4.78%,传统左翼的社会党候选人伊达戈更是低至1.74%。复旦大学欧洲问题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丁纯指出,从选票分布来看,极左极右势力都大幅度膨胀,法国政坛正陷入更加深刻的社会撕裂。
另一个数据同样揭示了法国社会的碎片化。在此次投票中,选民弃权率高达28.1%,是自196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直接反映出法国民众对这轮大选的不满。
事实上,马克龙本人也承认,许多人将选票投给他并非是真的支持他,只是为了阻止极右翼上台。“我要谢谢这些人,也知道接下来几年我对他们有所亏欠。”马克龙在胜选演讲中提到,希望成为“所有法国人的总统而非某个阵营的总统”,并强调将为勒庞选民的愤怒找到答案。
挑战近在眼前
那么,面对重重挑战,声称“没有人会被遗弃”的马克龙,施政举措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发生改变?
“在风格上,我们应该会看到一个更加自信,更具有魄力和更果断的马克龙。”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认为,原则上马克龙会继续坚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大方向。由于这已经是最后一个任期,没有了连任压力的马克龙可能会在一些问题上显得更加雷厉风行,包括在欧洲自主战略方面,他可能会提出更多的方案,以更加强有力的手段去推进。
2022年3月,马克龙介绍竞选纲领,承诺打造“更加独立自主”的法国 图源:新华社
简军波同时指出,考虑到选民结构和局势发展,马克龙将在具体的政策和策略上有一定的回归。例如在移民问题和劳工权益方面,他可能会推出与勒庞相似的政策。
“从竞选纲领,马克龙的第二任期会有较强的延续性。”丁纯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诸如养老金改革这样在2017年竞选时就已经提出的政策,马克龙无疑想继续推动,但他势必得顾及到这次大选所反映出来的不同声音,尤其是在贫富差距等方面。在此前的竞选过程中,勒庞正是聚焦基层选民最关注的购买力下降问题,对马克龙展开了攻击。
外界普遍认为,即将在6月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将是马克龙迫在眉睫的挑战,各大党派正摩拳擦掌,准备投身新的战场。
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法案 图源:新华社
目前,勒庞已声称自己将“继续为法国和法国人民而战”,而她所获得的超4成的得票率意味着极右翼势力已在议会选举中处于一个“优异的位置”。另据路透社报道,她与泽穆尔都曾表示,反马克龙的法国民族主义势力或在6月的议会选举前组成联盟。
对议会选举虎视眈眈的还有梅朗雄,他已经开始向左翼选民拉票,力求在“第三回合”中击败马克龙,使自己成为总理。
“对于马克龙而言,这场议会选举至关重要。”丁纯表示,如果前进党不能获得多数席位,他将被迫实施“共治”,这对内阁运作和政策出台而言是不小的阻碍。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