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追踪 | 四川最古老喀斯特地貌4A景区破产拍卖?天目新闻还原真相

    天目新闻 记者 申思婕2022-04-24 13:13全网传播量3.6万
    00:00
    00:00

    4月24日,一则“宜宾市竹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名下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的拍卖信息出现在阿里拍卖平台,预计结束日期为4月25日上午10时。有媒体称,此次拍卖的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喀斯特地貌(石林)景区——国家“4A”级西部竹石林风景区。

    有网友在网络平台质疑:“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为何能拍卖?”带着网友的疑问,天目新闻记者调查并还原拍卖的真实情况。

    旅游公司经营惨淡破产

    以8折拍卖名下资产

    公开资料显示,西部竹石林景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高简村二组,距长宁县城42公里,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规划打造。景区内喀斯特地貌起源于5.3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质年代,浑然天成,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目前,携程旅游已无法预定景区门票,景区官网电话也无人接听。

    拍卖平台公开的竹石林景区照片

    阿里拍卖页面的财产变价拍卖公告显示,2020年,长宁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竹石林公司重整。2021年1月11日,长宁县人民法院终止重整程序,宣告竹石林公司破产,并对竹石林公司名下资产启动变价处置程序。

    天目新闻记者搜索相关民事裁定书(2020)川1524破2-2号,当中指出破产原因为“经营状况惨淡,入不敷出且无自救性生产经营方案,也无投资人”。

    在拍卖平台上,竹石林公司的名下资产,起拍价为2800余万元,标的物包括公司名下所有房屋建筑物、构筑物、生物资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这些资产评估价为3506万元。起拍价大约为评估总价的8折。

    天目新闻记者搜索发现,今年4月7日,竹石林公司相同资产曾以3506余万元拍卖,结果为流拍。截至发稿,本次拍卖依然无人竞价。

    拍卖的为企业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

    并非整个景区

    至于网友质疑的竹石林公司是否能用景区来“抵债”,天目新闻记者联系了竹石林公司的破产管理人罗律师。她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此次拍卖的是公司名下的房屋、土地、设备等固定资产,并非网友和自媒体认为的整个景区。

    天目新闻记者在拍卖平台公布的标的物资产明细表中看到,房屋建筑物一栏包括游客中心办公室、游客卫生间、露营服务房等,构筑物一栏包括景区几个停车场、石梯、游山小道、景区内公路等,另外还有一些树木等生物资产和办公桌、茶几等机器设备。

    拍卖平台公开的部分标的物照片

    而比较受网友关注的则是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资产明细表中,共有4处土地,地址都位于高简村二组,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竹石林公司曾因因非法占用集体土地,被长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起诉。法院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支持强制执行竹石林公司向高简村二组退还非法占用的465.31平方米集体土地。

    那么,此次竹石林拍卖的土地中,是否包含这些非法占用的土地?天目新闻记者致电长宁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告诉天目新闻记者,2020年,竹石林公司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属实,案件已办完。竹石林公司正在拍卖名下资产一事他们并不知情。这名工作人员说,高简村二组既有农村住宅也有种植作物的土地,面积比较大,不一定存在当年非法占用的土地和拍卖土地重合的情况。

    破产管理人罗律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竹石林公司在高简村二组既有自己所有的土地,还租用一部分土地,本次拍卖的土地均为公司所有的,“是自己的地”。

    律师:拍卖的苗木和景区设施为公司购置、种植

    并非把景区原有生态资源拿来拍卖

    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李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或者资源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及集体所有,现实实践中,很多景区所在政府进行景区改革,将景区的经营权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转让给有实力对景区进行开发运营的公司,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旅游公司的资产一般通常就是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在建工程、机器设备等等,网友比较关心的各种景观树和景区内设施,一般是旅游开发公司自己购置、种植的,倒不是说把景区原有的生态资源拿来拍卖。”

    刘李说,破产处置期间,景区一般不会再进行运营,会关闭景区,或者由所在地区政府或者主管部门进行接管。

    关于拍卖情况,破产管理人罗律师表示,如果本次拍卖依然流拍,相关资产会继续降价拍卖。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