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年轻人爱“啃”网格本

    绍兴晚报 2022-03-15 03:02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记者 王霄 摄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网格本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的别称,因封面图案呈网格状而得名。这套书可以说是许多爱好外国文学者心中的“白月光”。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对话:说不尽的网格本”7小时直播活动在线上举行,多位嘉宾以经典诵读、阅读分享等形式,围绕“网格本”与读者进行了交流,也引发了不少年轻阅读爱好者的热议。

    绍兴的许多年轻人也开始爱上网格本阅读。

    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着手编辑“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最先出版的是《安徒生童话选》《易卜生戏剧四种》《萧伯纳戏剧三种》等18种书籍,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大规模出版该丛书,文学爱好者口中的网格本很多时候说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集中出版的这套书,也就是老版网格本。

    家住越城区北海街道新河弄社区的居民毛友康说,网格本是自己文学爱好的启蒙读物,家里目前现存有十几本网格本,都是当年读书的时候省吃俭用才买到手的,后来有经济实力了,想把整套书凑齐,却发现老版本已经停止出版了。在旧书市场,这套书一直是“断货王”,他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旧书店都去淘过,只淘到了五六本。

    正如直播活动中,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所说,老版网格本不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奠社之基,而且深刻影响了新中国外国文学出版事业,不仅带动了其他出版社的出版工作,而且以出版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因此在旧书收藏中,老版本网格本受到了一定的追捧。

    老版网格本于2000年停止出版,现在书店里上架的大都是新版网格本。201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启动新版网格本出版工程,截至2022年初,新版网格本图书共出版5辑147种,其中热销的几种已多次加印。

    人民文学出版社邀请了陈鲁豫和史航来担任活动现场的主持人。陈鲁豫说,对于许多70后、80后的文学爱好者来说,大都受到过网格本的“滋养”,她就是其中一员,这套网格本为她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学图景。在史航看来,网格本是外国文学经典“应该有的样子”。

    记者了解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编辑这套书籍时,秉承“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标准,这套书凝聚了几代学贯中西的作家、翻译家、学者和编辑的心血。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网格本是真正的精品之作、良心之作,是他深度接触外国古典文学的起点,把他带入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学世界,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自己的灵感,他也经常把这套书籍推荐给别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老版还是新版,网格本都深受文学创作者的喜爱,它为几代读书人奉献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要凑齐整套书依旧不容易,但经典的几种我都买了,特别是戏剧类,我基本买齐了。”我市网络作家“周周”表示,无论是哪种版本,网格本代表着我国外国文学译作的经典,特别是外国文学名著译本在出版市场泛滥的情况下,网格本这样的书籍,才是进入世界文学经典的入口,才能唤起文学创作的共鸣。

    网格本在年轻阅读圈中的流行时间并不长。“新版网格本出版以后,一直占据热销榜。”绍兴市新华书店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版还没有出版时,经常会有读者前来咨询,新版上架后,还是有读者来咨询,不过咨询的是热销的几种,这部分读者中,有许多是年轻的家长,买这些名著是给家中孩子阅读的,一些年轻人则是买来自己阅读的。他说:“网格本的回归,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年轻人阅读纸质书的兴趣。这套书老少咸宜,很适合家庭成员共享阅读。”

    “在一次文学沙龙中,一位成员分享了两本莎士比亚的书,我对封面一见钟情,现在很少有这样简洁又一目了然的设计,配上侧面朱红色的装帧,放入书柜也显得典雅大方。”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大四学生王亦可说,“我对比了同本书的不同版本译作,相比之下,我更推荐大家看网格本,经典总是永流传的。”

    (责任编辑:陶朝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