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哔哩哔哩(简称B站)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B站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营收为28亿元,同比增长88%。据B站内部人员透露,B站盲盒业务“魔力赏”占电商营收的80%。B站能否通过盲盒业务扭亏为盈?
B站入局盲盒玩法
用户投诉其诱导消费、发货迟
会员购是B站于2017年上线的自营电商业务,主要售卖周边、二次元演出门票等产品,而魔力赏是B站会员购里的一个盲盒玩法。用户可使用通过花钱兑换来的“魔石”在奖池中抽奖,每种产品的抽中概率也不尽相同。
打开魔力赏,各式盲盒的价格从15元至169元不等,物品包括了手办、周边、手机、游戏机等等。
在奖品池中,有一定数量的魔王款、超神款、欧皇款、隐藏款,超神款商品市场价格可达近万元,普通款商品市场价格则不到百元。
例如,某一个盲盒奖池需花费78元抽一次,其中包含超神款——价值11999元的笔记本电脑,欧皇款——为价值999元的游戏键盘、耳机或价值1099元的游戏鼠标,隐藏款——价值249元的游戏鼠标、耳机或349元的鼠标,而其他商品则为价值75元的拼图。
图据哔哩哔哩App
凭借着悬殊的价值,B站盲盒唤起了用户尝新、博彩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当用户抽到不满意的盲盒时,魔力赏曾推出回收功能,即用户选择平台回收,可返还价值为原价80%的魔晶,但魔晶只能用于下一次抽盲盒。在这种模式下,平台没有发货就能赚取至少20%的利润。
目前,魔力赏已进行调整,取消了盲盒回收功能。不过,这引起了更多用户的不满。一名用户表示,“魔力赏改版后也不发公告提示,购买完之后才知道不能回收。”
除了回收功能,B站魔力赏因诱导消费、发货迟等问题也引起不少用户的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魔力赏,共有2155条结果。一名用户投诉称,魔力赏诱导消费,抽手机活动中奖率低,致其共花费79345元。另一名用户表示,“魔力赏具有赌博性质,抽取结果完全由哔哩哔哩官方定,抽取到的东西全是一堆没用并且成本极低的东西,且奖品数量不公开。”
图据黑猫投诉平台
天目新闻记者浏览魔力赏发现,盲盒抽取页面并未标出商品数量,只在页面最下方写出每个款式的概念,其中超神款概率仅为0.2%。
图据哔哩哔哩App
据媒体报道,魔力赏占B站电商营收的80%,该团队大概20人,B站内部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是营收工具,以及用来拉新,且回收占魔力赏营收的大部分。
达睿咨询创始人、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向天目新闻记者分析称,B站的用户群体相对比较年轻,且用户粘性较强。目标消费群体与既有用户具有高度的匹配性,为B站的盲盒业务带来了较好的用户基础和天然的优势。
“盲盒只能作为电商业务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不应该成为其发展目标的重要部分。” 马继华表示,“过度开发盲盒而不为用户做好服务引导,可能将成为不少推出盲盒业务的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隐患。”
盲盒营销套路多
相关法律、管理办法亟需出台
盲盒模式曾为各行各业借鉴复制,机票盲盒、文具盲盒、美妆盲盒等种类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各式套路、乱象也频频出现。
1月12日,中消协曾针对肯德基推出的盲盒套餐产品表示,通过盲盒诱导过度消费,应当抵制。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盲盒消费属于新型模式,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同样不能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比如,经营者制定盲盒规则要公平合理,不能通过制定规则限制消费者的权利或减轻自身责任,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经营者提供的盲盒消费信息要真实、准确、全面,不能只突出对消费者有利的信息,而弱化或隐瞒不利于消费者的信息,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目前,法律上尚未对盲盒的性质、销售规则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1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其中提到盲盒内商品实际价值应与其售卖价格基本相当,单个盲盒的售价一般不超过200元;不得以盲盒形式抬高普通商品价格;盲盒经营者不得开展涉金融类营销,不得有介入二级市场的做市行为,不得开展天价炒作、过度营销、饥饿营销。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雪梅带来了《关于加强盲盒市场监管力度的建议》,她呼吁,加快出台规范盲盒市场行为的管理办法。明确盲盒的认定标准,建立盲盒产品清单。建立和完善盲盒隐藏款投放量和抽取概率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明确盲盒交易禁止项目,如宠物活体等。加强盲盒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对盲盒企业经营类型(经营范围)予以分类管理等。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祝辉良律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消费者购买盲盒相关产品应当通过识别产品标签、提示等方式了解盲盒商品的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存储条件、安全警示、“三包”条款等关系商品质量的基本必要信息。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