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50周年 西子湖畔这几株美国红杉也在中国生长了50年

​ 天目新闻 记者 朱彦超2022-02-21 06:37全网传播量5.6万
00:00
00:00

“红杉树,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啊!愿你茁壮成长,幸福的红杉树……”这首由著名歌手朱逢博演唱的《红杉树》,想必不少老杭州人都听过,它正是当年中美关系的“由冷转热”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争霸愈演愈烈,美国由于身陷“越战泥潭”,以及石油危机的影响,冷战处于“苏攻美守”的状态。尼克松上任伊始,便将施政重心放在外交政策,特别是东西方关系的调整上。出于对美国国家利益的考量,他想在美中苏之间,建立一种“微妙的三角外交”关系,利用均势外交手腕,让美国获得回旋余地。在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也变得紧张。中国也需要与美国改善关系。

1971年7月9日,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特使的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出发,秘密到达了北京。两天后,双方发表共同声明:同时在北京及美国公开获悉,尼克松总统希望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访问。

尼克松访华 图源:新华社

50年前的今天,1972年2月21日,寒冷的早晨,尼克松总统走下飞机,还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向周恩来总理伸出双手。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们握手。尼克松回应说,这是中美两国越过一个大洋,越过相互敌对20多年的握手。这个握手的画面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瞬间之一,标志两个阵营的大国,开始了正常的关系。

其实在基辛格为尼克松访华“探路”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基辛格曾询问我方,总统应带什么礼物好?周恩来总理说,你们美国的红杉有“世界爷”之称,就送一棵万古长青的红杉树吧!

杭州是尼克松本次行程中的一站,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将“国礼”红杉树都种在杭州植物园与西湖边的花港公园里。据当年亲历者、浙江省外事办公室接待组工作人员陆和森回忆,尼克松这次访华,作为礼品向中国赠送的红杉树苗,由专机提前运到上海。时任杭州市园林局长的李云萍同志带领技术人员,亲自去上海接收树苗,树苗高46英尺,每棵重100磅。

杭州植物园的“国礼”红杉 图源:杭州植物园

尼克松的这次访问,打破了两国自1949年以来的僵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冷战的政治格局,在那次访问行程结束时还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开启了中美两国友好交流的大门。而这几株“友好使者”带着隽永的含义,也为中美两国人民传播着珍贵的友谊。

相对于北美西海岸的气候,这株红杉树,起初对杭州夏季高温和秋季降水稀少有些不太适应。杭州植物园特地为之安装了人工喷雾装置和遮阴的芦簾,使红杉逐渐适应了新环境。经过园林工人的精心栽培,这几株北美红杉枝繁叶茂,长势喜人。每年,大批游客、学生、林业和植物专家,纷纷慕名到杭州一睹成长在中国土地上的北美红杉的风采。

当年的红杉幼苗 图源:杭州植物园

尼克松一生中多次来华,心中始终牵挂着这些“友谊之树”。1982年9月10日,时隔10年,尼克松应邀再次访华,还特地到杭州探望当年随同来华的绿色使者,在红杉树前听取了管理者的介绍,尼克松总统欣喜不已。他说,红杉可活2000年,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要像红杉树一样永存。

1993年4月11日,尼克松再次来杭州植物园看望红杉树。 图源:杭州植物园

41年后,应中国国际友好协会邀请,2013年5月7日,尼克松的外孙考克斯,率美国尼克松基金会代表团一行42人,重走当年外祖父的访杭之路。代表团来到杭州植物园,参观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杭州时带来的北美红杉,并在植物园内举行了“重温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之旅”的植树仪式。考克斯夫妇同代表团成员一起,与中方人员一起在北美红杉旁,又种下两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象征中美友谊绵延不绝、万古长青。而这一年正是尼克松诞辰100周年。

2013年5月7日,“重温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之旅”植树仪式。图源:杭州植物园

50年前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不仅改变了中美关系的轨道,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50年后,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发达国家;一个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当年见证着中美两国友谊的红杉树,在杭州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开枝散叶,据杭州植物园介绍,早前统计,红杉树已在中国18个省市100多个单位生长、繁衍。

西湖边的红杉 图源:西湖风景区花港管理处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