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长三角观察#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揭榜” 为何两家花落长三角?

    天目新闻 记者 何泠瑶2022-02-20 07:02全网传播量8.3万
    00:00
    00:0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在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长三角就占了2个,分别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集群”,也是为数不多拥有两个数据中心集群的地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无为市。

    5.png

    图源:阿里云

    “东数西算”的大项目 为何花落安徽芜湖?

    什么是“东数西算”?“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十分迫切,预计每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说,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要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规划中,安徽芜湖多次出现,成为长三角枢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方案,芜湖将承担重要角色:未来,芜湖要设立数据中心集群。

    近年来,屡屡发力科创的“黑马”安徽合肥,既有众多国家级平台,又有重大技术装备,数据中心集群为何不选在合肥,而落在了芜湖?

    事实上,数据中心集群之所以“花落”芜湖,既源于芜湖得天独厚的优势,也离不开芜湖的厚积薄发。

    相较于合肥,芜湖有更为显著的区位优势。芜湖处于长三角中部,芜湖技术与南京都市圈,又是合肥都市圈的一员。作为都市圈内跨长江两岸的城市,既服务长江以南地区,与浙北和一体化示范区衔接,又服务苏北和中部等长江以北地区。

    从国家战略角度看,芜湖属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覆盖范围,也是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对南京、镇江、扬州、湖州、合肥、马鞍山等中西部城市有辐射作用,能推动宁合都市圈融合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同意长三角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下称复函)提出,各枢纽要充分发挥本区域在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优化东西部间互联网络和枢纽节点间直连网络,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算力离不开能源,选址芜湖,正是看中了当地资源丰富。芜湖作为跨江城市,水资源丰富,可以高效满足数据中心集群用水需求。同时毗邻华东电网负荷中心,设有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可再生能源相对丰富。此外,芜湖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恰好符合集群的选址要求。

    (新华全媒+)(6)“数字”赋能贵州

    图源:新华社

    靠数据中心带动产业链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优势在哪?

    另一大数据中心集群,选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背后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示范区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以及自身发展定位,已经在为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提前“铺路”。

    自2019年揭牌以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被赋予重大使命: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上探路先行、共享共赢、创新示范,因而被称为一体化的“试验田”。

    一体化示范区本就是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典范,在体制创新、产业合作有着天然优势。与此同时,近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宁马宁滁等一批跨界区域,在一体化示范区内已率先突破,联结了长三角大批中心城市。

    绿色是一体化示范区的靓丽底色,绿色优势也与数据中心集群的“低碳”宗旨不谋而合。去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形成跨区域多主体共治方式,“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未来示范区绿色发展的又一目标。当前,一体化示范区已在产业、金融等领域落实了一大批绿色低碳改革举措。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孙伟说,通过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眼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已经是一片投资热土,数据中心上下游的配套资源正在集聚。今年2月,由中国三峡集团、长新公司、华为、阿里巴巴等组成的开发者联盟成员单位,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展开项目对接,签约的6个项目总投资达90亿元,涵盖人工智能、绿色基建、生命健康等领域。

    “未来,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国家发改委复函中这样要求。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