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龙游一“80后”年销售茶叶5000公斤

    衢州日报 记者 胡宗仁2022-02-18 05:11全网传播量3.2万
    00:00
    00:00

    “春节期间,公司库存的茶叶差不多卖完了。”2月8日,龙游龙之叶黄茶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小燕相告,目前,她的公司主要以加工、销售春茶为主,一年里要卖龙游黄茶3000公斤、红茶1000公斤、绿茶1000公斤。

    她分析,之所以能有此业绩,关键是龙游的黄茶品质好,这源于高山的春茶,深受消费者喜爱。龙游黄茶又叫“中黄3号”,与常规绿茶不同,该茶属于变异茶树品种,其幼嫩芽叶黄中带绿,关键成分中的氨基酸含量非常高,因此口感十分鲜爽。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徐小燕将茶叶卖往全国各地,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1984年出生的徐小燕,老家在龙游县溪口镇。2006年,她大专毕业后,到江苏昆山一家电子企业打工。

    “打工的收入不高,一个月只有3000多元。”徐小燕说,打工期间她与一位龙游老乡相恋并结为夫妻。婚后,徐小燕在企业当了7年的产品销售助理,这段艰辛又充满挑战的经历,为她以后卖茶叶打下了基础。

    卖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徐小燕认识了一个专门加工假发的义乌老板。“见他生意不错,我就与他商量,专门卖他生产的假发。”徐小燕回忆。那时候,在昆山,外来人口多,特别是不少女青年喜欢购买假发,她们可以随时随心换造型,把自己装扮成时尚达人。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为了吸引她们的注意力,徐小燕在市中心的一个商厦出口位置租了一面墙。她在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假发,做起卖假发的生意。

    闹市的位置,耀眼的宣传,一下子让徐小燕的生意红火起来。她说,除去一年8万元的租金,她赚了10万元。

    可是好景不长,后来因为商厦搬迁,徐小燕只得换一个地方卖假发。她在一个批发市场租了一个摊位,继续做生意。结果,因为人流量少,一算账,徐小燕亏本三四万元。

    2015年,徐小燕的儿子要读小学了,徐小燕于当年7月回到龙游。

    “看到老家的农特产品丰富,我就利用微信朋友圈做起农产品的销售。”徐小燕根据季节的变化,经常把龙游的笋干、发糕、茶叶、土鸡蛋等推荐给昆山的朋友、同事。没想到,昆山的朋友很喜欢龙游山里的土货,一个月徐小燕能赚几千元。见此,徐小燕就在溪口的农贸市场租了店面,销售当地的土特产。

    2016年,徐小燕喝到龙游黄茶,就被它独特的口感吸引了。“我觉得黄茶品质不错,有市场前景,就想把好茶推广到外地。”想到就干,徐小燕就专门做起龙游黄茶的生意。

    徐小燕将店面搬迁到龙游县东华街道街路村的茶叶市场,一边收购村民的茶青加工春茶,一边卖春茶和黄茶。“供应茶青的农户有上百户,我一年要销售绿茶1000公斤。”徐小燕说。

    经过几年的努力,徐小燕渐渐打开了茶叶的销售市场,2021年2月她注册了“黄茶菇凉”的商标,主要批发龙游黄茶。她还在龙游县城的民居苑设立了一个茶叶销售点。

    去年,徐小燕与浙江龙游洪顺记茶叶有限公司合作,到罗家乡圣堂山承包了50亩茶山,建起黄茶种植基地。

    “现在,我们与政府部门合作,已经把茶山打造成一个龙游黄茶的直播基地,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徐小燕介绍,为了利用直播平台推荐龙游黄茶,公司专门雇了2个年轻人搞直播,而随着龙游黄茶知名度的提升,黄茶的销售量大增。新年里,徐小燕计划利用直播平台,不仅要推荐龙游黄茶产品,还要促进龙游农特产的销售,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

    (原标题《龙游一“80后”年销售茶叶5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