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山建设二路北侧、金鸡路东侧,连片的商务楼宇即将投用,它们是萧山信息港小镇六期杭州湾数字健康创新谷北区块,也是萧山“兵团化”作战机制“主战场”,将打造萧山数字健康产业的“新摇篮”。
“兵团化”作战机制,是一个事关萧山能否“当好杭州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的新变革。
按照萧山区委最新部署,要采用“兵团化”作战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全省作出新的贡献:在保持现有4个平台体制不变基础上,划分市北等8个“兵团”,探索精细、精准、落细、落实的“蒸小笼”式发展模式,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
从发起赶超,到塑造标杆,作为“市北兵团”中产业基础最雄厚、城市形态最完善、人才生态最集聚的创新生态圈之一,信息港小镇无疑是萧山坚持创新驱动的先行先试者。
这座面积仅3.04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从不通公交的产业洼地起步,如今已布局超300万平方米创新载体及总部经济,集聚了4家独角兽企业、16家上市企业、91家估值超亿元企业,税收从2014年的140万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40.13亿元,税收年均增长达212%,被3万余名创新创业者称为萧山“硅谷”。
1月21日,信息港小镇企业家新春恳谈会举行,作为“市北兵团”新年的首次作战动员会,其成员与30余位企业家代表一同碰撞思想、分享前沿、建言献策,目标则是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市北样板。
“新的征途,必须要有新的担当。”信息港小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小镇以实际行动探索实践了每幢楼都要打造“亿元楼”、每个园都在孵化“产业链”、每条链都要扩大“共富圈”的发展新路,并在去年浙江省首次对命名类特色小镇进行考核中获评优秀。这个刚满8岁的年轻小镇,正振翅高飞,努力打造萧山乃至省市加快创新驱动、加速三态融合、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平台。
2022信息港小镇企业家新春恳谈会
产业集聚
每幢楼都要打造“亿元楼”
外出考察、商务接洽、跟进项目……临近年关,在萧山“兵团化”作战机制牵引下,信息港小镇的招商引资专员变得更忙了。
1月13日,按照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新举措”,信息港小镇作为开发区“市北兵团”的数字经济核心带,将围绕“3+1”产业模式,重点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总部型项目引领下的“金字塔”型项目梯队。
而六期北区块交付即“满园”的现状,正是信息港小镇借由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摇篮”,进而为萧山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贡献力量的生动注脚。
“在六期北区块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前,我们已招引了15个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空间去化率达100%。”令信息港小镇招商引资负责人高霏洋颇为兴奋的是,一旦六期北区块投入使用,小镇又要增添5座“亿元楼”。
作为萧山首家省级特色小镇,信息港小镇诞生在“双创”概念首次提出之年。2014年,信息港小镇呱呱坠地,作为萧山全区创新发展的先发之地,信息港小镇所肩负的使命,是在产业竞速中率先破旧立新,加速实现数字经济赶超跨越。
事实上,这些年的发展中,信息港小镇确实成就了一条快速上扬的经济增长曲线:税收从2014年的140万元,几何级增长到2021年的40.13亿元,税收年均增长达212%。2021年实到外资4.03亿美元,完成全年指标403%,创历年新高。
看似只是一组数字,实际上却蕴藏着产业集聚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观体现。
产业集聚从空间破题——
从不断提升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人们对于萧山的想象正在刷新与颠覆,而信息港小镇就是一个极佳窗口。
2021年,信息港小镇新建成启用创新空间17万平方米,在建95万平方米,建成、在建及规划总部项目21个,是萧山创新空间和载体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从一期、二期的核心区杭州湾信息港,到五期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七期杭州生命健康产业园、九期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十期微医国际数字健康中心,信息港小镇依托政府主导、政企合作、存量升级、市校共建等途径持续扩容,目前已建设、规划布局了超300万平方米的创新载体及总部空间。
被称为“湾区数字公园”的信息港小镇八期,便是“以楼聚产”“政企合作”的有力印证:在建设三路与金一路交会处,一座洁白明亮的现代化建筑犹如一只张开羽翼的白鸟,光影交错间,白色的片状幕墙上翻滚着灵动的波澜,与蓝天遥相呼应。
湾区孵化器CEO倪虹表示,这里曾是人烟稀少的传统工业厂房,如今通过存量盘活,已打造成为集科技、审美、人文于一体的创新性国际化科技园区,开园一年就为小镇引进15个估值1亿元以上项目。
变有限空间为无限可能,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演绎着“寸土生斗金”的产业集聚效应。
自信息港小镇一期投入使用以来,信息港小镇明确“一镇+多园”的新模式,以“平台+总部”的发展模式,深入探索载体新建、存量盘活、总部经济等灵活多元模式,破解了空间发展局限、空间利用低效能难题,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空间保障,也为萧山搭建起了一个做优产业存量、做大产业增量的新载体。
“以楼聚产”并不是信息港小镇集聚产业的唯一逻辑。
小镇诞生之时,就明确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为特色产业定位,目标是打造成为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引擎、“两化”深度融合的示范区。当前,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小镇发展层级不断进阶,正在进行一场后发先至的赶超跨越。
许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为信息港小镇做大做优注入持续动力——
科大讯飞的浙江总部就坐落于信息港小镇,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智慧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应用、人工智能+智慧管廊和智能城市规划等方面,已开放40余项核心能力;而高诚生物则在信息港小镇设立了集疾病生物学实验室、抗体药物发现和优化实验室于一体的创新研发中心,在创新抗体药物发现和开发、新靶点发现以及生物标志物开发等一系列前沿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及产业应用。这些企业的落户与发展,是信息港小镇赶超跨越的坚实后盾。
位于信息港小镇五期的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更为这场跨越增添了许多未来色彩。
作为萧山近年来引进的最大科技创新平台,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并入驻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该项目作为萧山近年引进的最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新时代杭州市和浙江大学深化全面战略合作的重大举措,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三大板块的交叉汇聚和跨界融合,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信息港小镇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社区注入强劲动力。
2021首届生命科学前沿创新西湖峰会
生态裂变
每个园孵化一条“生态链”
产业业态与城市形态、人才生态的深度耦合,正在铺就信息港小镇的生态裂变之路。
向上崛起的是一幢幢“亿元楼”,向深层次扎根的是一条条产业链。微医是信息港小镇起步之时首批招引的企业,随着信息港成长为萧山首个省级特色小镇,微医也从最初团队人数不到100人、估值不足1亿美元的公司,成长为拥有3000多名员工、筹备IPO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目前,信息港小镇集聚的生命健康领域企业中,与微医有产业合作的达到20多家。”微医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建设中的信息港小镇十期,就是微医国际数字健康中心所在地,建成后将以“前店”“中厂”“后脑”的规划布局,在萧山形成数字健康全国技术创新高地、行业发展高地和产业集聚高地。
一家企业与一个区域的同频共振并非偶得,而是与长期悉心培育的创新生态密切关联。
创新驱动,产业强则生态强。近年来,信息港小镇积极探索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进一步夯实信息港小镇“总部型+高成长型+初创型”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构建了愈发繁荣的数字经济生态。
数据当中见创新“策源力”。围绕以领军人才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全产业链集聚的路径,信息港小镇建立起一个“智汇港”和X个“智慧谷”的发展模式,通过发挥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构建了规模上千亿元的产业链,并逐渐形成了以一、四、八期为典型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二、六、七期为典型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以五、九期为典型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不断拔节生长的“亿元楼”,构建起了一个个愈发完善的产业生态,也催生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数据当中见生态“带动力”。2021年,小镇新招引了港交所上市企业康基医疗,肿瘤创新药研发企业倍而达药业、主板上市企业王力安防、深交所上市企业赞宇科技等30余个重大项目,新培育上市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企业9家;36家企业获得腾讯、高瓴、红杉、IDG等知名机构投资,总额约46亿元,融资1亿元以上企业13家,创新能级持续攀升。
数据当中见产业“成长力”。“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一定来自于梯次培育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而孵化与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秉持着“让创新在这里生长”的理念,信息港小镇目标成为新兴经济的发展摇篮。日前,2021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拟推荐名单公布,萧山新增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阿里云创新中心、杭州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均来自于信息港小镇。
据了解,目前信息港小镇已集聚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市级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在信息港小镇91家估值超亿元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由双创平台引进,为加速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和生态跃变提供了强劲动力。
这种澎湃的动力,既需要产业链的“硬实力”,更需要城市形态和人才生态的“软支撑”。
“我们以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杭州湾信息港公司总经理朱春波介绍,一条穿小镇而过的明星路,串联了地铁7号线、信息港公园、信息港文体中心、信息港幼儿园、小学、初中、华佗互联网国医馆、英冠索菲特酒店等城市场景,还将持续建设七期嵌入式幼儿园、浙二博奥院区、4个TOD开发综合体等配套,实现医疗、教育、交通、文体配套全覆盖。
“e港大脑”
在数字化改革引领下,城市形态越来越“智慧”。信息港小镇持续探索数字化时代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e港大脑”、“信用+园区”大数据平台先行先试,实现数据一图通览、服务一网通办、全域一网统管。同时,推进运营管理全流程、资产管理全周期、物联设备全感知,加速打造一个特色小镇全域数智中枢。
一个“数字孪生”的信息港小镇跃然眼前。从数字健康场景、数字交通场景、数字教育场景、数字服务场景到数字生活圈,信息港小镇正在推动实现“楼楼相连”,架构一个城市“未来圈”。
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相互作用之下,人才生态变得“枝繁叶茂”。
集聚了3万多名创客,平均年龄仅28.6岁,信息港小镇创业氛围始终保持年轻化态势。
不仅如此,这里还集聚了3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35名国家级人才、19名省级人才、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仅2021年以来便新引育7名国家级人才、7名省级人才,新增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企业研究院、5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这也使得信息港小镇的人才密度持续上升。
创新生态能级提升,高端峰会慕名而来。2021年,信息港小镇承办了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2021首届生命科学前沿创新西湖峰会等产业论坛,做强“创新杭州湾”“e港招才”等品牌活动。
其中,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在信息港小镇三期举行,世界500强企业的重要领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重塑中的新世界”,也为信息港小镇描绘了一个“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新未来。
2021《财富》世界500强峰会
辐射带动
每条链扩大一个“共富圈”
信息港小镇之于萧山的意义,不止于新兴产业的先行先试,更在于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浙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探索“萧山方案”。
作为萧山重要产业载体,根据萧山区委、区政府下发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兵团化作战实施方案”,信息港小镇将发挥创新辐射力,带动小镇周边地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相关镇街的高质量发展,在萧山“当好杭州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的新跨越中,真正发挥产业共富的引擎作用,逐步在空间层面扩大“共富圈”。
从起始之地到蜀山未来城,2021年,信息港小镇通过经验模式输出,与蜀山街道合作共建了一座产业“未来城”,将信息港小镇辐射带动的半径,从一个原点扩大到了10多公里。
从信息港小镇到浙西,这个“共富圈”将随着山海协作不断扩大。
今年5月,萧山与丽水龙泉共建的萧龙科创园,将全面投入使用,信息港小镇通过工作专班联建、产业项目互助的形式与丽水龙泉开展合作共建,重点面向数字经济、先进装备研发等产业引进各类科技创新载体,以及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双创示范平台等各类科创载体入驻,打造集总部经济、技术研发、产品展示、成果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创新园区。
对于龙泉而言,萧龙科创园将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接轨长三角的桥头堡,目标直指携手打造全省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的标杆。
从山海协作到东西协作,信息港小镇的“共富”视野逐层扩圈。
2021年,信息港小镇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引领下,积极探索产业飞地、东西协作窗口、小镇品牌建设,落地跨湖楼·萧从荟特色酒店、“萧山·利川”东西部协作窗口等载体,打造杭州对口支援地区特色餐饮配套、农特产线上线下体验中心、产业衔接合作窗口,持续巩固东西部协作窗口,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石。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信息港小镇所构建的产业“共富圈”,还在于产业带动能力。
在信息港小镇,越来越多的高新企业具备了产业链的全国竞合能力,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助力小镇提升扩圈能力。
从微医,到科大讯飞,再到新奇点;从数字经济,到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产业。一大批来自信息港小镇的企业和项目,正在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发起冲锋,通过在细分领域、细分产业中深耕挖潜,持续提升对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影响力,夯实共同富裕基石。
仅微医就在全国各地布局32家互联网医院,形成包括互联网医院建设、医保智能管理、数字慢病管理以及智能终端等软硬一体的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家庭护理领军企业贝康国际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创立了“圣贝拉母婴关爱专项基金”,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母婴健康等公益项目。
振翅高飞,目标高远。据信息港小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信息港小镇将坚持外“引”内“育”,力争引育生命健康领域优质企业1500家,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1000家,集成电路领域优质企业300家,引进总部型龙头项目300个、成长型明星企业500家、初创型优质企业1500家,逐步夯实总部经济引领下的“金字塔”型企业梯队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提升基层全域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打造浙江特色小镇2.0示范样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增添动力。
信息港小镇创新空间“全家福”
一期、二期:杭州湾信息港
作为信息港小镇核心区,着力招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领域优质项目和人才落地,打造杭州乃至全省的创强高地。
三期:英冠乐创城
打造集高端酒店、人才公寓、写字楼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创园,为创业项目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四期:跨境电商园
专注打造跨境电商综合生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萧山传统产业跨境电商转型和发展新外贸经济的核心基地。
五期: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三大板块的交叉汇聚和跨界融合,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六期:杭州湾数字健康创新谷
以数字健康产业为核心,打造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积极助力萧山打造数字健康示范区。
七期:杭州生命健康产业园
充分发挥平台效应,重点招引生物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产业项目落地,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体系。
八期:湾区数字公园
由国家级众创空间湾区孵化器整体运营,是萧山“存量升级”“政企合作”工作的样板,打造集科技、人文与审美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园区。
九期: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园
招引集成电路相关产业优质项目,重点引入国家省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实验室及高校产学研研究中心,打造国产自主数据存储全产品的科研、产业中心。
十期:微医国际数字健康中心
以“前店”“中厂”“后脑”为规划思路,打造集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数字健康产业孵化、前沿医学技术研发转化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健康硅谷”。
集聚“头雁”的总部队列
信息港小镇积极布局总部经济项目21个,建成裕隆金融、灵康国际、华澜微等8个总部项目;在建微医国际数字健康中心、浙商中拓、凌飞集团等6个总部项目,加速总部经济成为特色小镇2.0阶段的发展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