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独居老人融资6600万元炒股爆仓倒欠1000万元 券商有没有责任?

天目新闻 记者 甘居鹏 陶韬2022-01-24 12:47全网传播量7.1万
00:00
00:00

近日,69岁广州老太加杠杆炒股爆仓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广州一位69岁老太加杠杆炒股,本金为3000万元,中信建投证券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跌破平仓线后老人倒欠中信建投证券逾1000万元。

1月23日晚,中信建投证券澄清,该客户符合融资融券(下称“两融”)准入条件,公司依法向相关司法机关主张债权。

案件公开后,有网友质疑券商的操作有一定的责任,属于“恶意授信”。对此,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有的报道,包括判决来说,中信建投本身还是合规的。“实际上这是券商近几年一个比较常规化的风险处置的方式。只不过这起案件比较特殊,老太太的身份、年纪、金额等,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每月退休金1万元

融资6600万元炒股被强平

记者查询发现,围绕欠款追缴问题,双方已打了多次官司。

e833c13730c34220a8342116db0e82ee.jpeg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判决书显示,老人苏某甫,1953年生,独居,膝下无子,每月退休金为10010元。2017年3月15日,她与中信建投签署《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书》,后者为她提供了6600万元的总授信额度。

2018年2月2日,由于苏某甫的信用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追保线),中信建投通知苏某甫于2018年2月5日前转入担保物或偿还融资融券负债。

苏某甫未能追加担保物或偿还债务,其信用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跌破最低线。随后,中信建投于2018年2月5日开始对苏某甫信用账户内股票进行强制平仓,完成强制平仓后,苏某甫部分融资融券债务尚未清偿。中信建投因此向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北京仲裁委员会于2019年5月31日作出(2019)京仲裁字第1118号裁决书,裁决苏某甫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406.75元和逾期利息349890.25元、罚息、仲裁费。随后,中信建投申请强制执行。

双方陷入拉锯战。苏某甫以确诊患有恶性肿瘤,每月万元的养老金是唯一来源收入,已被法院冻结的缘由,拒绝还款。

但根据判决书,苏某甫在广州市越秀区拥有一套面积为55.6平米的房产。在爆仓之后,苏某甫将该房产以总价141.4万元转让给其妹妹苏某丽,价格远低于市场价。

法院驳回复议申请人苏某甫的复议申请,维持原判,撤销了房屋买卖协议,恢复登记在苏某甫名下,其名下财产继续被冻结。

6600万元授信是否合规?

中信建投曾因两融被责令整改

此案的另一个焦点是,中信建投6600万元的授信是否合规?有网友认为是中信建投“恶意授信”,对用户不负责任。也有网友质疑,该账户不是老太太本人操作。

根据《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个人开立融资融券账户,必须满足证券交易时间满半年、申请日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类资产不得低于50万元、无重大违约记录等条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从年龄来看,中信建投证券开通两融账户的年龄限制是18岁至70岁之间。苏某甫开通两融是在2017年,当时她的年龄是64岁。

微信图片_20220124153858.png

图片来源:中信建投证券微信公众号

1月23日晚,中信建投证券发布澄清声明表示,该客户交易经验、交易资产、诚信状况、风险评估结果等均符合融资融券准入条件。该客户信用账户于2018年2月跌破合同约定追保线且未能及时补充担保物,经强制平仓后未能抵偿全部债权。

记者查询发现,华泰证券的两融账户开通的年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在60周岁以下;国信证券两融客户要求年龄在18周岁以上75岁以下,70岁及以上的客户需写情况说明和承诺函。国泰君安的两融客户年龄限制则更为宽松,要求年龄在18岁-80岁(不含80岁),其中66岁以上高龄投资者需提供线下征信材料。

“市场也有说法,就是说这个券商没有对这个老太太进行背景调查,一般来说,券商两融授信额度都是根据客户账户资金量来衡量,其他因素不太会考虑,包括年龄,只能说是忽略了背调的重要性。”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说。

不久前,中信建投也因两融问题被监管方责令整改。

2021年11月,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了一则上海监管局对中信建投证券一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该营业部“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存在为客户两融绕标等不正当的交易活动提供便利的情形”,一是未能审慎履职,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二是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存在为客户两融绕标等不正当的交易活动提供便利的情形;三是营业部存在未严格执行公司制度、经纪人管理不到位、从事期货中间介绍业务的员工不具备期货从业资格、综合管理不足等问题,反映出营业部内部控制不完善。

两融交易额占A股7%

监管方提醒杠杆风险

除中信建投外,多家券商曾因融资融券而引发经济纠纷,案件理由大多是股民无法偿还融资炒股后的巨大亏损。

“2015年以后很多券商因为两融被处罚,尤其从2018年开始,券商行业集中进行计提信用减值,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也出现了这个问题。两融、质押式回购的风险十分突出,比如‘康美案’‘康得新案’。”董毅智告诉记者,券商两融业务确实存在很多不合规的地方,需要进行信用减值。

2020年是券商信用减值的高峰期。据媒体报道,2020年上市券商公布的信用减值损失总规模将近300亿元,相较于2019年全部上市券商合计196.89亿元的信用减值,同比增长了近50%。

近年来,券商两融业务迅速发展。数据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A股日均两融交易额保持在700亿元以上,占A股成交额比例超过7%。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融资融券业务委员会向行业内部下发《融资融券风险管理及信用减值计量建议》。

中证协认为,融资融券业务天然具有交易和杠杆双重属性,管理思路需兼顾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一方面需要强化交易的动态管控,细化持仓集中度及波动率监测;另一方面需不断完善客户征信授信、维持担保品结构合理,切实防范违约风险尤其是大额损失发生。

监管方提醒,融资融券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放大杠杆,可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放大盈利,实现小钱办大事的效果,但也会放大交易亏损,导致血本无归。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融资融券知识、风险,理性投资。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