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茶颜悦色宣布涨价”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茶颜悦色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自2022年1月7日开始,品牌大部分奶茶产品将上涨1至2元。谈及涨价原因,茶颜悦色称:“市场上原材料和其他成本逐年走高,之前积累的那些红利也扛不住一系列的叠加成本。”
茶颜悦色宣布涨价。图源 社交媒体截图
茶颜悦色风波不断
针对此次涨价,茶颜悦色表示,事实上,距离上一次整体调价已过去五年有余。这五年的维价不仅是因为情怀,另外还有品牌红利带来的客户自发支持,省下了不少营销成本,而且依靠规模扩大带来的采购红利降低了材料成本。
但茶颜悦色认为,现在“确实也实在是抠不开了”,“涨”与“跌”其实都是常见的市场动作,希望大家能平常心看待,商业组织在商言商。“如果未来全球大环境通胀压力持续加码,也不排除我们会跟着波浪继续翻滚。但大家也别太担心,我们薄利多销的路子不会变,所以尽量能抗就不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前,茶颜悦色刚经历闭店、内讧等风波。去年11月10日,茶颜悦色通过官方微博宣布第三次集中闭店,长沙87家门店临时关闭。同年12月17日,茶颜悦色还因工资问题引发广泛讨论,创始人亲自下场吵架,并劝退员工。后续茶颜悦色发博回应事情原委,表示该事件和此前茶颜悦色关闭大量门店有关。
与此同时,肉眼可见的是,茶饮赛道正变得愈加拥挤。成立于2012年的喜茶已完成D轮融资,最新估值超600亿元;奈雪的茶更是于2021年6月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蜜雪冰城火速出圈,全国连锁超两万家。天眼查显示,截至今年1月5日,我国经营范围含“奶茶”的企业数超17万家,其中成立时间在3年内的企业就有5万多家。
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25日,新式茶饮融资事件数量和所披露融资金额就已经高过2020年全年,达到近10年来的顶峰。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新式茶饮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此次茶颜悦色的涨价,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中包括成本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以及疫情的影响等。
图源 视觉中国
新式茶饮有没有新故事?
激烈竞争下,新式茶饮玩家正在开启新思路。
从油柑到黄皮再到鸭屎香,各家企业在新品推出上用尽浑身解数。以油柑茶为例,在奈雪“3秒微涩,5秒回甘”的宣传攻势下,被称为“排油神器”的油柑,一夜之间成为了饮品界的新宠,多个茶饮品牌也相继推出油柑系列产品,冷门鲜果一度成为“断货王”。
新品之外,各家企业还将眼光放在了投资上面。今年8月,茶颜参与新茶饮品牌“果呀呀”的天使轮融资。茶颜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接下来会跟果呀呀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具体的合作形式包括联名概念店、联名产品等。”9月13日,蜜雪冰城全资持股的雪王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另外,今年下半年,喜茶陆续投资了精品咖啡品牌Seesaw、燕麦奶品牌YePlant、预调酒饮品牌WAT、水果茶“和气桃桃”以及果汁品牌野萃山等。
不仅如此,品类拓展也越来越受到各新式茶饮玩家的重视。继气泡水、果汁茶后,喜茶再度推出轻乳茶产品,以丰富自身瓶装品类;这期间,奈雪也上新了两款瓶装气泡水产品,已共计拥有四种不同口味的气泡水。在茶颜悦色天猫旗舰店,习惯茶、盲盒茶包、自摇沫泡奶茶等月销量均破万。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茶饮产业本身的市场天花板很明显,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随着连锁店越开越多,成本越来越高,对于茶饮产业的压力也越大,多元化发展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在青桐资本投资总监李毓看来,现制茶饮企业推出零售化品类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扩大SKU,提升营收。“对于这类现制茶饮企业来说,主要优势在于品牌和运营方面,但同时,在如何打造下沉的深度分销的渠道网络方面也面临着更多挑战。”此外,张毅认为,品牌的品质与创新以及经营能力仍是新式茶饮玩家长久发展的最基础动力。
“不过,新式茶饮已经成为了当前年轻人的一种消费方式。”江瀚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新式茶饮行业,实际上仍会是未来一个阶段的市场风口,无论是当前的市场参与者,还是不断跨界进入的市场参与者,都是这个产业不断蓬勃壮大的根基。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