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件国货被送上热搜。
而这一次的起因竟是“哭穷”。国货老品牌蜂花的新品被网友吐槽“包装设计跟不上时代”,蜂花小编回应称:“(设计)这要花钱吧”“我们本来就很廉价”,这引来一众网友对其即将倒闭的担忧。尽管事后蜂花强调自身“一直在稳步发展,健康成长”,但还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野蛮消费”的狂潮。为此,蜂花董事长还表示“希望能推出一款与全民共创的纪念版的产品”。
这不是国货品牌第一次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红。七月时,鸿星尔克因为给郑州大雨捐款,而受到网友热捧,因此狠狠地收割了一波流量和金钱。
回望鸿星尔克、蜂花的走红,不难发现其间诸多共通之处——它们的走红,切中了广大消费者内心最朴素、最柔软的情感。鸿星尔克通过“破产式捐款”,将品牌对受灾群众的真心展露无疑;而蜂花的一通“哭穷”,惹来一众网友的爱怜,滋养起这种情感的,还是童年滤镜与国货情怀。
蜂花,或是鸿星尔克的个体事件折射出新生代消费需求的转变。搅动起一场场互联网消费狂欢的年轻一代,因为天然成长在中国重回世界舞台的大环境中,他们耳濡目染着国家不断兴盛、民族走向富强的时代命题。较之老一代人,他们充盈的爱国情中,更多了一分昂扬的自信,这体现在消费领域,便是对国产品牌更大的接受度和更高的期待值。此前数年,一直备受国人推崇的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正在逐步“祛魅”,一波“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在年轻人之间悄然兴起。
国潮崛起的趋势与老牌国货的“重生”固然可喜,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依赖于情怀的“变现”只能维持一时。鸿星尔克的昙花一现便是前车之鉴,爆火仅百日之后,门店客流量已回归捐款前的水平,而线上门店每日近万人取关。
当热度退去,品牌将如何提升用户粘性,如何吸引更多消费者,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蜂花和鸿星尔克的这两次爆火,根源上讲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偶发性事件,带有非常鲜明的不可复制性。情怀,更多只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偶有雪中送炭之举,已是难得,岂能依赖其起死回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那些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我们能看见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看不见的是它们背后在研发上所下的资金和力度。国内消费市场的转变给众多国货品牌以新的机遇,而把握住这些机遇,唯有不断创新,勇立时代潮头。等到自身产品过硬,充满新意,不妨再去借一把“情怀”的东风。到那时,自会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