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如何抓住首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利好?北京6个远郊区县出招补短板

    天目新闻 记者 沈爱群 见习记者 侴雪妍 实习生 吴默然 晏新月2021-11-19 05:12全网传播量2.4万
    00:00
    00:00

    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面对这样的大利好,密云、平谷、怀柔等6个远郊区县该怎么干?

    11月17日、18日,北京市商务局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6个远郊区县纷纷公布各自实施方案,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DSC00929.JPG

    补齐短板 倒逼远郊区跟上城区步伐

    在北京,房山、怀柔、门头沟、延庆、密云和平谷这6个远郊区县的消费建设,与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等城区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一直以来也是北京消费升级的短板。

    如何补齐这一短板?近日,北京市商务局接连发布两个方案:《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方案》和《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品消费提档升级工作组配套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不仅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市消费服务品质提升的总体目标,还从打造配套完善的服务环境、加快补齐会展设施短板、提升展会辐射带动效应三个方面提出16项重点工作举措、63项重点任务。

    随着这两个方案的出台,房山等6个远郊区县也纷纷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各自的消费升级新模式。

    “旅游+”盘活旅游资源 旅游消费新升级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房山、怀柔、门头沟、延庆、密云、平谷等远郊区县的共同点,本次各区推出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旅游+”是一大亮点。

    登长城、逛世园、住民宿、嬉冰雪、品美食……提起延庆,可玩的地方不胜枚举,市民游客乐意掏腰包消费的内容更是琳琅满目。延庆区副区长任江浩表示,延庆区将围绕现有旅游资源通过“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模式,构建冬奥冰雪消费带、世园时尚消费带、长城文化消费带和山水休闲消费带,让最美冬奥城里刮起消费新风尚。

    平谷区则主打休闲旅游,将生态资源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一系列“慢生活”网红打卡地。今年4月,世界休闲大会在平谷区金海湖畔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平谷“生态休闲之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平谷区副区长唐朝辉表示,平谷区将打造世界休闲谷地标。持续办好中国·北京休闲大会,精心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乡村休闲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集群,推出万亩桃花海、千亩油菜花田、“伴着河流骑回家”慢行系统等一批网红打卡地。

    在文化资源丰富的房山区,文旅融合是拉动旅游消费的一大重点。房山区拥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西周燕都遗址、云居寺等标志性符号,因此,做好北京“源文化”宣传、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培育“红色旅游”品牌将是房山区的着力点。

    抓住冬奥契机 体育赛事激发消费

    “带动三亿人上冰雪!”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让各远郊区县的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机会,体育消费也成为了本次建设方案中多个区的实施重点。

    拥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奥运场馆的延庆区,将以冰雪体育赛事激发消费,打造一批精品冰雪赛事品牌和自主赛事品牌。除了专业体育赛事外,延庆还将结合冬奥会、龙庆峡冰灯、八达岭新年登高、端午龙舟等节点,以赛事为平台,推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与旅游融合发展。

    门头沟区的体育消费规划主要集中在多种多样的户外运动上,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自然资源,发展全民健身徒步、山地夏(冬)令营等大众山地活动,培育集人才培养、休闲娱乐、体育竞技、户外运动装备销售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

    “新模式”“新领域”“新品牌”助力新消费

    除了传统消费之外,各区主推“新消费”,打造消费“新模式”、“新领域”、“新品牌”,以创新驱动消费。数字消费、康养消费、文创科技消费、免税消费等更能吸引消费者。

    拥有强大农业资源的平谷区将着重农业生产消费创新。以平谷大桃为例,大桃是平谷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平谷在持续抓好大桃品质提升的同时,探索了“互联网+大桃”电商销售新模式。接下来,也会将“互联网+”模式向更多优质农产品拓展,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房山区也将打造消费新地标和新品牌、布局消费新空间、提升数字消费新能级。房山区副区长高武军提到,房山将繁荣首店首发经济,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到房山设立门店,还将布局数字消费新基建,到2022年实现区级重点商圈、重点景区等区域5G网络示范应用全覆盖。

    在消费宣传上,密云区表示将创新宣传推介模式,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加强消费品牌策划,培育密云网红打卡地,紧跟“网红经济”热潮,激发消费活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