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有话说#错把“大红袍”当红茶?此等“乌龙”不能再有下一次

天目新闻 记者 谢燕青2021-11-05 10:23全网传播量2.6万
00:00
00:00

前段时间,浙江某地博物馆,一场持续至12月15日的咖啡展览开展。展览不仅对咖啡树的品种、产区、种植进行解读,还延伸介绍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咖啡因。这一内容以“我们都有咖啡因”展开,介绍了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包括茶、可乐、功能性饮料、巧克力、可可豆和可可粉。本意是健康科普,可是却在这里“出了问题”。

在对应的产品展示中,红茶的产品“大咧咧”地放了大红袍。大红袍是红茶吗?稍微懂点茶知识的读者可能都知道,大红袍不是红茶,而是六大茶类(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中的乌龙茶。但却因为“大红袍”中有个“红”字,一些人“想当然”,在没有任何求证和确认的情况下,自动划归为“红茶”。

现场照片

展览中,红茶产品展示错误对应 摄/谢燕青

一个对外公开的展览,却发生这样的错误,对于参观者是误导,更不利于茶文化的健康传播。而一场专业策展,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也让大家对“专业存疑”。

福建武夷山,大红袍母树 摄/谢燕青

由此,我们不禁联想到今年发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身上,一个实实在在的“乌龙”。于丹在自己的某社交平台上传了一段小视频,视频中于丹介绍“铁观音就是闽北的乌龙”。但事实上,闽北乌龙主要指武夷岩茶(含水仙、肉桂、大红袍等),安溪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作为一个教授,出现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实在是太不应该。

视频截图

这些错误的茶知识,以这样的方式传播,让人忧心忡忡。茶文化科普到底有没有门槛,是不是文化人、文化机构都可以来说道。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肯定的前提是正确、健康的知识传播。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

呵护这张“中国名片”,需要我们每一位茶文化宣传者用心,守好准确传播茶文化科普知识的这道槛。想当然看到名字里有“红”字,就混淆红茶、乌龙茶——只需要花点时间,就能避免的“乌龙”。这样的错误示范,希望在茶文化推广中没有下一次。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