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国庆4-5天的时间,山西大部分地区,就下完了往年整个十月的雨量,局部地区甚至超出数倍。
不止山西,身处北方的朋友应该都切身感受到了,今年的雨似乎比往年多得多。而南方朋友,也对今年北方“塔克拉玛干沙漠洪水”“郑州7·20特大暴雨”“松花江流域性较大洪水”……这些极端事件有所耳闻。
事实上,即使今年才走到10月初,北方多地的降雨数据已经打破了全年记录,部分地区甚至刷新了历史记录。郑州、石家庄、西安、济南降水量纷纷突破800毫米,北京、天津等也已达临界,只需一两场雨,就能突破800毫米。
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一侧是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的半湿润区,以南是大于800毫米的湿润区。如今,秦岭-淮河以北的城市,纷纷破线,是否意味着我国的降雨线正在北移?
山西洪水严重威胁南同蒲铁路线的安全 来源:新华社
明后天山西降雨还将继续
洪水冲垮大桥,火车连同铁轨悬空;平遥古城积水严重,墙体坍塌……身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正在经历一场洪灾。
雨水造成的麻烦,正在山西各地上演。
10月6日,山西晋中因持续强降雨,咸阳河水库水位再次超出警戒线并向四周溢出,淹没当地农田,严重威胁南同蒲铁路线的安全。
由于降雨较大,晋中市平遥古城内出现积水,有墙体坍塌,10月6日,古城部分景区关闭;当日,晋中市绵山风景区也宣布临时封闭;此外,山西中太行洗耳河景区、云丘山景区、乌金山旅游区等景区,均受降雨影响临时闭园。
在山西临汾,10月6日洪洞县一停车场因受连续降雨影响,突然发生塌陷,导致地面停放的多辆汽车掉入坑中。
造成这一切的,是常年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持续降雨。
近五日陕西省降水量实况图 来源:中国天气
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分析,10月3日以来 ,山西降雨显著增强,从2日20时-6日20时,忻州南部、吕梁、太原、阳泉、晋中、临汾、长治累计雨量突破100毫米,其中临汾北部、晋中西南部等地突破200毫米。常年10月上旬山西从未有过如此强劲降雨,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记录。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也表示,山西近期雨太多了,祁县已经打破整个10月的降雨总量纪录,换句话说,今年只用了4-5天时间,超了历年10月31天总和。
今天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山西降雨终于停歇。不过,明后天,山西又有降水发展。山西气象台预计:明天,全省多云转阴天,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阵雨;后天,雨水有所增强,并有大风降温来袭。预计,全省阴天转多云,有阵雨或小雨,阳泉、晋中、长治等地的部分地区和临汾的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雨。
近30天全国降水实况图 来源:中国天气网
近一月北方成全国降雨中心
可以预见,山西的10月的雨量记录,还将继续刷新。山西的情况,在北方并不是孤例。
中国天气网今天发了一张近30天降水实况图,北方呈现大片的红色,成为全国的降雨中心。
近一月,北方的降雨量,大部分地区在600到1000毫米,连多雨的东南沿海都只能甘拜下风,只有海南岛能与之匹敌,而海南岛的面积在北方面前又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北方的雨,不仅量大,面积还广。
在人口集中的北方大城市,已有多个城市打破降雨记录。雨量已比肩南方城市。
昨天,中国气象爱好者表示,截至10月6日下午4点,石家庄年累积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至此,北方已有两个省会城市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而济南、西安也很可能在下一轮降雨中超过。
国庆前,北京长达122天的“超长汛期”下线,北京市防汛办介绍,全市平均降水量792.6毫米,较常年同期425.7毫米和近十年同期偏多9成和7成,累计降雨量为近60年以来最多。海淀等7个国家级气象站降水突破历史极值。其中7月降水量400.4毫米,占汛期降雨总量的50.5%,为1951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在初高中的地理课中,我们学过,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为湿润地区,800-400毫米之间为半湿润地区。
如今,秦岭—淮河以北的主要城市,在全年未过完的情况下,郑州、石家庄、西安、济南等降水量纷纷突破800毫米,北京、天津等也已达临界,只需一两场雨,就能突破800毫米,迈入湿润地区。
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10月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表示,预计10月份,我国北方大部降水仍偏多,其中华北南部和黄淮北部等地偏多5-8成。
判断降雨带北移需长时间观察和研究
为何近一个月北方降雨如此多?罪魁祸首是跑偏了的副热带高压,不仅给北方带来持续降雨,也让南方感受了10月罕见的高温天。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解释,今年,因为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北,且较为强势,北方又有高空槽频繁过境,导致副热带高压北侧降水不断。
总体来说,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的增多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有很多网友也关注,北方降水的增多,是否意味着我国降雨线正在北移。
郑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介绍,想要判断降雨带是否北移,只靠今年一年的异常情况是不够的,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将未来几十年的实际降水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判断我国雨带是否北移。
其次,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将会提高,因此今年河南降雨较多只是其中一个异常情况,不能以单独某一年的气候异常,来判断未来的气候异常。
事实上,雨带是否会向北移动,以及如何移动,是需要建立在长期的数据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之上,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数据才能够得出的结论,因此今年河南降雨偏多,并不能说明我国降雨带北移。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