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发布,要求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横琴地处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此次划定的合作区范围为横琴岛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横琴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方案》提到,要把合作区建设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18年世界人均GDP排名显示,中国澳门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卢森堡和瑞士。
对这样一个高收入的地区而言,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将如何多元发展呢?
图片说明:无人机航拍横琴岛。
缺少多元产业,澳门的经济之痛
澳门有海上花园的美誉,而撑起海上花园的两个支柱,就是旅游和娱乐。其中,博彩作为澳门最重要的娱乐产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
这里有几组数据,2017年至2019年,澳门博彩出口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是64.2%、64.5%、64.9%、65.1%;2020年则下降至39%。
相比之下,货物出口在澳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则相对较少,以2017年至2019年为例,比重仅为4.5%、4.3%、4.3%、4.1%。
图片说明: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官方报告截图
不难看出,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经济结构在澳门非常突出。即使每年博彩出口收入仍然稳定,但这样“瘸腿”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令澳门显露疲态。
2018年,澳门创造了4403亿澳门元的GDP,增速较2017年下降5个百分点,但仍然维持了4.7%的增长。到了2019年,GDP同比下降4.7%;2020年GDP更是缩减了56.3%
澳门官方统计就指出,2019年经济下降的原因除内需不佳外,服务和货物的出口都在下滑,博彩毛收入的跌幅从第3季起扩大,导致服务出口按年下跌3.4%。
到了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澳门实体经济薄弱、依赖博彩收入、缺乏产业联动的弊端彻底暴露出来。
换言之,一旦外部环境受到影响,脆弱的经济生态就会拖累澳门的整体发展。
图片说明: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生切割陨石。
依托湾区腹地,瞄准四大产业
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成立横琴新区,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要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当时的横琴岛还属于广东省政府派出机构,并由珠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但此次的《方案》已经明确,除部分区域由澳门管理外,横琴岛上升到广东省级管理。
规格提升不仅理顺了管理机制,也表明中央决心以更大力度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
在产业上,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围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方案》中提到了四大主攻方向,分别是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
虽然澳门金融业在其GDP中占比不算高,但一直以来也被视为澳门的主要产业之一。去年4月,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施政报告》表示,将设立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重申研究和探索设立人民币计价的证券交易所。这被视为澳门金融产业近年来最大的动作之一。
文旅会展商贸和中医药也都是澳门的传统产业。值得一提的是,小小澳门,还拥有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
图片说明: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将会成为澳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头戏。因为横琴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后者是世界级的制造基地,也是我国产业融合最成熟的湾区,拥有强大的科研和制造能力。
同花顺数据显示,仅横琴所在的珠海一市,就有A股上市公司29家。其中,医药生物领域、信息设备领域各有7家,交通运输、电子产业各有3家,另外还有化工、机械设备等制造企业。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毫无疑问当属市值超2470亿元的格力电器。
图片说明:无人机航拍横琴岛。
从产业到人才,打通交流渠道
交通基础设施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基础。《方案》提到,支持澳门轻轨延伸至合作区与珠海城市轨道线网联通,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
今年3月,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项目已正式动工,计划四年完成。届时,澳门居民乘坐轨道交通,即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目标。
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还规划了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横琴“两横一纵一环”、金海二通道(环岛北路—鹤州北)、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至此,以横琴为支点辐射的大湾区交通路网全面铺开,周边已覆盖5大机场、4大深水港口、8条高速公路,打通了珠海至港澳,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群的交通大通道,让港澳以及外地客群来往更加便捷。
在就业方面,未来具有澳门等境外执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可以在合作区提供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视同境内从业经历。
如此一来,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难题得到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之门也逐渐打开,真正实现产业链和人才链的互联互通。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