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奥运健儿的姓名被部分企业或个人恶意抢注一事引发关注。
8月18日上午,中国奥委会官微发布提示,如未获得运动员本人或未成年运动员监护人授权,不得以奥运健儿姓名恶意抢注商标,有上述行为的应及时撤回和停止实施商标注册申请。
据媒体报道,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多个冠军的姓名都被抢注商标。比如,为中国队收获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的杨倩,其商标涉及服装、发饰、游戏用品、含酒精的饮料、广告业务等多个类别。此外,还有苏炳添、全红婵、汪顺等运动员的姓名遭到恶意抢注。有的甚至在比赛当日就已经被抢注了,像全红婵这样高话题、高曝光的运动员更是被抢注了17次之多!
超17家公司抢注全红婵商标。图源:企查查APP截图
上述的几位运动员,因为在东京奥运上的优异表现,被无数国人铭记、喜爱。知名度就意味着关注和流量,明星运动员的名字也就成了部分企业和个人抢注的对象。奥运健儿在赛场上为国争光,蹭流量者却在后方无耻争利,这样没有底线的逐利者是时候被法律制裁了。
今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21年3月起,对7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其中,就包括“恶意抢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称的”。显然,这些企业或是个人争先抢注明星运动员姓名的行为就属于恶意抢注,属于被严厉打击之列。
截至8月17日,这些企业和个人的注册状态为“正等待受理”,按照法律法规,他们的抢注行为在实质审查阶段会被驳回。
为什么明知越线还要抢?无非是出于一本万利的利欲熏心和“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侥幸心理。正如其中一家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只是试着提交一下……能通过就通过,不通过就罢”。这种“试着提交一下”和“不通过就罢”的背后,是恶意抢注成本小、风险低、收益高的顽疾。此类行为不仅有违诚实信用原则,还扰乱了商标注册管理秩序,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这些恶意抢注者也被称为“商标流氓”,并不是一种新现象,此前早已引发众怒。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期间,就有人蹭热点抢注“钟南山”“李文亮”等人名商标和“火神山”“雷神山”等地名商标,遭遇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最后不但未获准注册商标,相关申请人及其申请代理机构还被行政处罚。
因此,对于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就该依法予以驳回,并增加随意和恶意抢注的成本及风险,让爱钻空子的人无空可钻、无胆敢钻,让他们知道“商标流氓”横行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宣传,普及注册商标的相关知识,让社会公众知晓,注册商标是拿来善用的,不是拿来恶炒的,尤其对承载国人荣耀的奥运冠军,更不能动妄图投机取巧牟利的歪心思。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