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上海杨浦举行的第三届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上,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发布了《2020长三角商业创新样本》。
经过10多家主流机构及企业家的推荐、超50家企业的走访调研,最终遴选出了2020年度10家样本企业。与2019年相比,最新的10家样板企业有了哪些改变,这些企业又代表了长三角的哪一些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届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暨美好创新节启动仪式在上海杨浦举行。 图片:杨浦区外宣办
长三角“集终生智”
科技已经成为核心动力
《长三角商业创新样本》的前身,是源自于2017年的浙江现代商业创新,2018年评选范围首次扩容到长三角地区,2019年吸纳了安徽省的企业,真正囊括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范围。
天目新闻对比了2019年与2020年的两份创新样本,发现仅仅一年之间,长三角的创新样本企业格局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入围2019年的11家样本企业中,科创公司7家,零售企业3家,快递企业1家,而这7家科创公司,又以数字经济为主。今年的商业创新样本不仅科技含量大大增加,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经济的模式,背后都有硬科技在驱动,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
其中,阿斯利康 (中国)、信达生物、和仁科技、博圣生物分别代表着长三角地区在大健康领域的健康生态、生物制药、智慧医疗及妇幼母婴体系的整体建设与布局;云从科技、观安信息、云知声代表着长三角区域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及智能语音等新基建领域的快速掘进;同程旅游和叮咚买菜分别代表着长三角地区在线新经济领域的逆势飞扬;天能集团则代表着长三角地区在基础研发、新能源及绿色发展的创新。
科技已经成为长三角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就如同近日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出席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药物研发产业峰会时所说,以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集终生智”产业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铸就了合肥的城市名片。其实这不仅是合肥的城市名片,拥有人工智能产业群与生物医药产业群的长三角,也当之无愧成为“集终生智”产业的地标。
两大联盟助力
生物医药成为长三角最具优势的产业
从2019年的两家企业入选,到2020年拥有4家样板企业,生物医药已经成为长三角最具代表性的优势产业之一。
目前,长三角生物医药产值接近全国30%,拥有近30%的全国医药百强企业和医药研发百强企业,贡献了2018-2020年间近70%的获批国产1类新药,是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在长三角,更具优势的是后续力量。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13.6万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新注册在长三角区域,年度注册增速达到30.6%。
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国内最早从仿制药时代进入到以创新药为主要驱动力新时代的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周云曙说:“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具备了成为高度竞争力产业集群的潜力。我们可以产生和培养更多的本土的创新性的领军企业,也会产生研发出一批重大的创新药物。”
在这样一个创新转型的未来方向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一体化发展具备良好的条件。
除此之外,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还有产业集群的优势。在6月16日创新大会上,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迪安诊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17家创始发起单位,联合发起了长三角医药创新发展联盟。而在5月下旬,长三角三省一市经信厅、经信委等部门还联合发起成立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推动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