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东方网
6月10日,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在上海举办,主题是“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易纲: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是本届论坛的共同轮值主席。他表示,对于来自各方面的通胀和通缩的压力均不可掉以轻心,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潜在的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
图源:东方网
易纲称,目前国内利率水平虽比主要发达经济体高一些,但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仍相对较低,总体保持在适宜的水平,有利于各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要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保持总量政策适度的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将主要强调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两大结构性方面。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人民银行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等工具,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未来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
发展普惠金融方面,易纲表示,近年来央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实现保就业保民生,实现增收入促消费,从而稳住经济基本盘。
郭树清:防止金融风险再次蔓延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1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需要积极应对不良资产反弹、严密防范影子银行死灰复燃、坚决整治各类非法公开发行证券行为、切实防范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时刻警惕各种变换花样的“庞氏骗局”。
郭树清指出,中国在强化宏观政策应对时,没有搞“大水漫灌”。事实上,中国的政策力度并不算小。从货币金融政策来看,2020年,银行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速12.8%,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5万亿元,增速13.3%,这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通过降低贷款利息和减少服务收费,去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从财政税收政策看,2020年我国对企业和居民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
郭树清表示,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和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从金融角度来看,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市场化兼并重组,规范互联网平台,促进公平竞争。要抓紧推进传统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促使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更精准防范金融风险。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切实促进共同富裕。发展绿色金融,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发展科技金融,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
易会满:IPO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
对于近期市场关注的IPO常态化、企业赴境外上市、商品期货功能发挥等热点问题,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回应,IPO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同时呼吁相关国际机构,建立更加严谨科学的指数编制机制,提高报价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共同提高大宗商品价格发现的效率,以更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图源:东方网
易会满指出,从数据看,近三年IPO数量均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前5个月IPO公司196家,合计融资超过15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和37%。IPO继续保持了常态化发行,而且增速还不慢。
易会满表示,两年前科创板正式开板。从目前的情况看,改革整体效果较好,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场主体的归位尽责意识明显增强,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法治供给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者保护渠道更加通畅,市场预期明显稳定,市场整体生态呈现积极向好变化。
潘功胜:国际金融市场存在高位回调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复杂,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潘功胜提醒,我国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顺周期”和“裸奔”行为,但企业财务管理押注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降低企业汇率风险,需要企业、银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他表示,疫情以来,在超级宽松政策刺激下,国际金融市场估值水平高企,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金融市场脆弱性较强,国际金融市场存在高位回调的风险,可能导致全球避险情绪上升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加剧,可能对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形成冲击。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