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的试验区,浙江衢州今年在深化银行个人碳账户的基础上再建工业企业碳账户、农业碳中和账户,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居民生活三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这是全国首个工业、农业、个人领域三大碳账户体系。
截至目前,三大碳账户体系共计覆盖衢州市600多家工业企业、180多家种养殖大户、137多万人,建立贯穿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碳排放可计量体系。
图源:衢州发布
据了解,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是在衢州市双碳数字化产品“绿能码”的基础上,通过衢州市能源大数据中心精准采集企业能源消耗和生产工艺中碳排放值,核算出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指标,形成企业的碳账户。对标行业基准值,为企业贴上“红、黄、浅绿、深绿”四色贴标用以区分碳排放等级,根据不同碳排放等级配套差别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
目前,衢州市工业企业碳账户的建设覆盖化工、机械、建材、造纸、黑色金属冶压、能源等行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70%、碳排比重90%。
农业碳中和账户体系则是以传统种养殖生产、畜牧业循环利用、肥料使用等环节作为减排关键点,确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土壤固碳机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条碳中和路径,折算碳中和值形成农业碳中和账户。根据减排中和程度,为企业贴上浅绿、中绿、深绿三个等级的标签,采取名单制管理,建立动态调整和信息共享机制,统筹推动农业减排增汇,充分挖掘农业减排潜力。
目前,农业碳中和账户的首批建设覆盖衢州市10.7%的生猪养殖场、20%粮食种植大户和所有有机肥生产企业。
银行个人碳账户体系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通过挖掘银行个人账户系统中蕴含的个人低碳金融行为“大数据”,从节约纸张、用电用水、交通碳排等方面折算个人绿色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银行个人碳账户积分与银行贷款评级、个人信用评价(信安分)、绿色乡村建设评价相结合,助力打造区域绿色信用体系,数字化构建乡村振兴“绿力图”。
自2018年开始,银行个人碳账户的建设先后进行了标准、系统、平台“三统一”,实现不同银行碳账户数据互联互通。截至目前,衢州市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开设银行个人碳账户137万户,占全市常驻人口的60.35%,累计减少碳排放量3129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