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长三角观察#十年新增人口近200万晋升特大城市 合肥补上短板比肩宁杭

    天目新闻 记者 汪江军2021-05-21 07:09全网传播量3.8万
    00:00
    00:00

    今天(21日)上午,合肥市统计局公布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合肥城区常住人口达已512万人,按照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在“高手如林”的长三角,安徽曾是区域内的“洼地”,但就在这两年,省会合肥异军突起。在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标上面,合肥接连突破,实现城市能级的跃升。

    2017年初,合肥获批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0年,GDP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2021年,城区常住人口超500万,达特大城市标准……可以说,现在的合肥,已经全面比肩老牌强省省会杭州和南京,成为长三角城市竞争的“头部玩家”。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峰 摄

    合肥人口晋升之路

    数据显示,合肥全市常住人口为9369881人,与2010年的“六人普”的7457027人相比,增加1912854人。在长三角城市中,合肥人口总量由“六人普”的第9位上升至“七人普”的第6位。

    十年前的“六人普”,安徽全省的常住人口数量为5950.1万人。其中省会合肥的常住人口为570.2万人,当时安徽的人口第一大市是阜阳,此外宿州、六安、安庆等地的人口也在500万之上。

    十年前的合肥,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城市辐射力、影响力等,在安徽省内都没有那么出众,更不用说在长三角了。但是在“六人普”的第二年,安徽三分巢湖,让合肥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合肥、马鞍山、芜湖都相应得到了巢湖的部分区域,但受益最大的还是合肥。

    合肥合并的居巢区和庐江县,都为原巢湖地区发展领先的区域。对合肥而言,经济、人口数据的加成是其次,合肥看重的还是未来的潜力与动力。随着新合肥的诞生,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呈指数级的增长,合肥也日益成为了各地人才流入的首选地之一。

    “七人普”数据显示,相较于“六人普”,合肥10年新增人口191万人,增量居长三角城市第3位(多于上海的185万人、宁波180万人、南京131万人、无锡109 万人等城市)年均增长2.3%, 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

    如今,合肥的常住人口为936万,已经以微弱优势超越了南京的931万,离千万人口级城市也只差一步之遥。

    目前,长三角的三省一市,上海是超大城市,江苏省会南京和浙江省会杭州是特大城市。此次合肥也成功晋升为特大城市,可以说,合肥已经补上了一块重要短板。考虑到省会的综合性优势,以及近些年合肥的经济发展势头,未来,合肥的人口流入还将持续提升。

    合肥蔚来汽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合肥城市晋级之路

    在长三角城市竞争中,合肥从一个追赶者的角色,逐步升级成为和“头部玩家”平起平坐的竞争者。从当前衡量一座城市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上来看,合肥已经完全具备这一资格。

    了解安徽历史的都知道,时间倒推60年,合肥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彼时的安徽省会是安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省会从安庆搬迁到合肥。1952年,安徽省的省会正式确立于合肥。与此同时,安庆则降格为地级市。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合肥是一个人口仅6.06万人的小城市,工业总产值只有163万元,规模远不及省内蚌埠、芜湖、安庆等城市。即便是到了2000年,合肥还被外界称为大县城,GDP仅为325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80开外。

    1969年,安徽举全省之力,接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落户合肥。至此,合肥埋下一颗实现未来腾飞的重要棋子。

    进入新世纪之后,通过参与长三角分工与协作,合肥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其中合肥吸引了美菱、荣事达、海尔、格力、长虹、美的、华凌、三洋等家电巨头落户,并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业基地。

    同时,合肥还瞄准新兴产业,大魄力、大手笔投资京东方、蔚来汽车、维信诺等企业,也被誉为国内最牛“风投城市”。

    现在,到了合肥集中收获的季节了。除了人口规模的扩张晋升特大城市外,经济规模和科技竞争力、发展潜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经济方面,2020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10045.7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GDP总量跻身城市全国20强。而南京和杭州,目前也在1万亿至2万亿这一区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图片来源 新华社

    科教方面,2017年,合肥成为全国仅有的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另三个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可以说已经领先南京、杭州一个身位。近些年来,合肥依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这些科技人才创建了科大讯飞、科大创新、科大国创等一大批科技公司,助推合肥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