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天目有话说#副处长体验送外卖获点赞的背后 保障劳动者权益“治标”更应“治本”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钟心仪 记者 徐雪纯2021-04-29 04:20全网传播量3.5万
    00:00
    00:00

    昨天(4月2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收到了不少网友好评,他亲身体验送外卖,12小时仅赚41元,直呼“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

    这12个小时,王林切身经历了每个外卖员都可能经历的困难:派单太多忙不过来,接单少又收益寥寥;外卖App提供的线路不科学、不适合电动车;未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收益扣款60%……此节目一出,在社会各界引发极大关注度。

    其实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三新”领域的劳动者在数量上发展迅猛,作为物流新业态的代表之一,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一直受人瞩目。

    作为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王林的躬身力行是值得点赞的。笔者认为,决策者与执行者的亲身体验对于自下而上的规则制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政策不是坐在办公室空想出来的,坐在办公室里写写文件,是无法与其要服务的群体真正共情的。

    外卖平台是保障骑手权益的第一责任人。虽然平台方针对行业乱象出台过诸多骑手关爱措施,比如“申诉绿色通道”、“宝贝陪伴日”、“袋鼠宝贝公益计划”等,这些措施是否真能普惠整个骑手群体,还是只是隔靴搔痒?依旧层出不穷的乱象让人不禁在心里打个问号:这些措施的制定是否过于悬浮?实效能否落实?平台方又是否像王副处长一样切身体验过从业人员的不便与困境?

    眼下,外卖员“月入过万”的现象早已一去不复返,据外卖骑手发布在网络的亲身经历,骑手的待遇通常是被“最大限度”“压榨”的:装备自己买、车子自己租,“每天跑11个小时以上,每月的实际收入是4000多,在外卖员里面算是比较多的了”,至于向骑手保证的补贴、保险等待遇,更是没有到位。

    外卖平台的各种骑手帮扶措施固然体现出其人文关怀的一面,但说到底,平台方的逐利本质决定了它不会动自己的“奶酪”。4月29日,针对副处长“12小时赚41元”的亲身体验,美团与饿了么相继做出正式回应,表示已逐步取消对骑士逐单处罚,并将继续努力提升骑士体验,然而,骑手们最关心的“抽成问题”似乎不在其列。

    如此看来,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最终还是要靠官方——比如王副处长所在的劳动关系处——来切实维护,不能任其随市场规律自生自灭。不仅要通过官方来维护劳动者权益,相关部门还应向从业者科普劳动者固有权益,并鼓励他们主动站出来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

    治标更要治本,说到底,维护外卖骑手权益本质上还是应回归劳动者权益本位。相比“副处长送外卖”的热闹,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严肃市场监督管理,或许是“打工人”更希望看到的。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