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好看#张艺谋首部谍战大片《悬崖之上》,“五一”观影首选

天目新闻 记者 裘晟佳2021-04-26 12:54全网传播量3.9万
00:00
00:00

这个“五一”小长假想住在电影院里,是不少影迷内心的真实写照。截至天目新闻记者截稿,已有包括《你的婚礼》《悬崖之上》《秘密访客》《阳光劫匪》《追虎擒龙》等在内的12部“五一”档新片正式开启预售。

其中,将于4月30日上映的电影《悬崖之上》,成为“五一”档唯一一部提前两周开启超前点映的新片(4月18日、24日、29日)

p2640366479.jpg

两轮点映过后,《悬崖之上》凭借过硬的质量收获了极佳的口碑。目前该片位居“五一”档影片预售榜第二位,被不少网友列为“五一必看电影”,并有望成为该档期口碑及票房的“最终赢家”。

《悬崖之上》由张艺谋执导,全勇先原创故事改编,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倪大红、李乃文领衔主演,余皑磊、飞凡主演,雷佳音、沙溢特邀主演。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年过七旬的张艺谋首次挑战谍战题材之作。

《悬崖之上》三轮超前点映底气何来?又为何能够领跑即将到来的“史上最强五一档”?别急,往下看。

 

提前亮出底牌的“悬念”

如何做到引人入胜

《悬崖之上》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哈尔滨为背景,讲述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然而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同志能否脱身?任务能否完成?又将卷入怎样人心难测的谍战漩涡?雪一直下,立于“悬崖之上”的行动小组面临严峻考验。

谍战题材影视剧,观众们并不陌生。然而近年来这类作品的创作似乎进入了倦怠期,再难有比肩《风声》《潜伏》等的佳作问世。剧情套路化逻辑漏洞百出,人物角色符号化头顶“主角光环”成为创作通病。

“领跑”国产电影发展的张艺谋,如何讲好其创作生涯中的首个谍战故事,是《悬崖之上》的最大看点。

影片的主线关系其实非常简单,作为主人公的四位特工,张宪臣(张译 饰)和王郁(秦海璐 饰)是夫妻。楚良(朱亚文 饰)和小兰(刘浩存 饰)是情侣。

张宪臣和小兰、王郁和楚良作为两个小组分头行动——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完成“乌特拉行动”。

微信图片_20210425141721.png

“捂住”关键剧情、制造人物真实身份“烟雾弹”,是一般影视作品惯用的制造悬念的手法。但《悬崖之上》在剧情过半就将“底牌”亮出,让观众以”上帝视角”洞悉全局。

因为叛徒的出现,组织接头暗号暴露,无法取得联系的四人瞬间陷入敌明我暗的生死危机之中:一组识破敌方诡计,试图向同伴传递讯息并继续完成行动;另一组陷入谜局,与同伴擦肩而过后展开自救……

故事自行“剧透”到了这种程度,《悬崖之上》又如何依然能够做到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呢?

首先是发挥到极致的电影美学。

为了呈现林海雪原的真实状态,影片全程在东北取景拍摄,所有戏份都在冰天雪地的极寒环境中完成。

“这部影片我希望带给观众冷冽、冷峻和冷酷的观影感受,它将不同于我们看过的所有国产谍战电影。”张艺谋表示。

微信图片_20210425142705.gif

凌冽的风雪、黑白的冷色调、极具美感的构图、逼仄环境中惊险刺激的动作戏以及恰如其分的配乐,这些电影镜头语言上炉火纯青的运用,既真实、生动地交代了故事的历史环境,同时也巧妙地折射各方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黑白难辨的内心想法。

微信图片_20210425142647.gif

“影片中还原老哈尔滨的街景,当时人物的服饰、家居摆设都非常考究、非常真实。”出生在黑龙江的编剧全勇先对张艺谋真实、考究的故事电影化表达赞不绝口,同时也十分佩服导演拍戏的认真劲儿。一次他去剧组探班,当时为了拍一个空镜头足足等了一两个小时,张艺谋和大家一起等大风过来,还亲自爬到架子上。

微信图片_20210425141644.gif


在外部条件打下夯实基础的同时,《悬崖之上》的故事内核也十分扎实。

从剧情上看,影片可以被视作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悬崖》(豆瓣8.4分)的前传。编剧全勇先保留了《悬崖》的人物关系,以真实历史事件及人物为线索,写出了《悬崖之上》的原创故事。

“我写谍战戏最关注的是人,人物是最有魅力的。如果观众对这个人物建立了兴趣,建立了情感,这个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有行为都会牵动观众的情绪。” 全勇先的想法与张艺谋不谋而合。

于是,在《悬崖之上》中,张艺谋化繁为简,提前亮出“底牌”,直接把悬念的设置落在主人公的命运走向上,以最真诚与纯粹的方式直面观众。

微信图片_20210425134743.gif

越往后看,观众越能够发现,片中所有扣人心弦的“烧脑”情节,并不是令人“不明觉厉”的逻辑谜题,而是观众们对于主人公们的遭遇感同身受,迫不及待地想要关心人物的安危,关心他们最终能否平安完成任务,迎来黎明。

戏骨云集上演“教科书级演技”

精彩到让观众“忘了呼吸”

《悬崖之上》是“五一”档新片中演员阵容最为豪华的,撇开剧情不说,单就演员最终呈现的表演来说,便足以值回票价。

“这人就差没把‘我是特工’写在脸上了!”“这么多巧合竟然没被发现,主角光环也太明显了!”往常观众们常见的都是比较外化的表演,类似吐槽大家也挺熟悉。

而《悬崖之上》演员的表演之所以能够令人观众屏息凝神“紧张到忘了呼吸”,主要有两个过人之处:一是演员们的表演都是隐忍、反向且含而不露的,另一点则是每个演员与角色特征相符。


微信图片_20210425142317.gif

仅去年上映的《八佰》《金刚川》和《一秒钟》,已经足以让观众们多方位地了解张译“变色龙”式的演技。

在与张艺谋首度合作的《一秒钟》里,张译凭借一段“一秒钟”的哭戏展现了一位父亲五味杂陈的复杂情绪,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到了《悬崖之上》,张艺谋又给张译布置了一个升级版的难题。他饰演的张宪臣是特工小组中年龄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在识破敌方陷阱之后,他既要作为前辈同志保护小兰的安全,又要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乌特拉行动”。与此同时,他还担心着另一组的同志以及自己妻儿的安危,其需要面对的危险与压力可想而知。

张译在片中有一段重磅的“受刑戏”,在预告片中已初见端倪。点映之后更是成为观众们“捂着眼睛不忍看下去”的“名场面”,这也是绝大多数观众首次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大尺度”的受刑戏。

微信图片_20210425142724.gif

“从事特工职业一定有信仰,有奉献。这是非常人的素质,他们经常挣扎在死亡、危险边缘……忍辱负重,一般人做不了。”这是张艺谋对于“无名英雄”的理解,而这段戏就是最真实且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电影是魔术,张译自然也不可能“体验生活”真的受刑,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实打实做到了以假乱真。因此,如何通过五官、肢体和动作上的表现,精准呈现这种“生理性”的非人折磨,就是对张译最大的考验。

除了这段让观众最揪心的戏,张译自己最心疼也最喜爱的,是一场雪夜里与于和伟的对手戏。这场戏也是全片故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至此于和伟的真实身份呼之欲出。具体内容就不剧透了,但两人在台词、眼神等落点上的你来我往,都是实打实的“高手过招”,大家一定要睁大眼看仔细了。

3.gif

《悬崖之上》另一个已经“剧透”的名场面,来自秦海璐。她在电影的首映礼上表示,自己在剧本上看到最多关于角色的描述,就“心头一紧”“心下一松”。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表现起来却很难。身为特工,如果任何心思都写在脸上,岂不是立马暴露了身份,这样人设就立不住了。可如果没有情绪的表达,观众又如何理解角色的内心变化呢?最后,秦海璐凭借一场“无声的哭戏”,让张艺谋从座位上起来为她鼓掌,同时也深深打动了观众。

2.gif

《悬崖之上》中类似“教科书级的演技”段落不胜枚举,一众戏骨演绎的表演虽具体呈现方式不同,但都十分“入味”,值得细品。

有犹豫有失误也有“软肋”

这样的“无名英雄”亲切而伟大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首次执导谍战题材作品,而影片极具“人情味”的真挚表达,能够引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也使得《悬崖之上》成为不落窠臼的佳作。

影片歌颂的是为家国大义舍生忘死的“无名英雄”,而如何拉近英雄与当下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是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最应该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426192426.png

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首先是一个与他人无异的普通人。《悬崖之上》在人物的细节刻画上花足功夫,无论正面角色还是反派人物,都避免了脸谱化的刻板设定,进行了真实、接地气、人性化的细腻描绘。

单举四位主人公分组的场景为例,为了防止组员叛变,夫妻和情侣被“拆散”,张宪臣和小兰一组,王郁和楚良一组。

张宪臣和王郁老夫老妻默契十足,约定活下来的人去找他们流落在外的两个孩子,在日后的行动中这种默契也派上了大用场。楚良和小兰这对小情侣则有些依依不舍,日后两人始终牵挂着彼此。爱情与亲情,是这四位铁血战士的“软肋”。

1.gif

英雄们会为了信仰踽踽而行,不畏生死。作为敌人的反派们,同样也会因为各种目的而处心积虑、不择手段。

当然,反派也分“段位”高低。老谋深算的特务科科长高彬(倪大红 饰)一直怀疑自己的手下潜伏着敌方特工,他与被怀疑对象斡旋时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栗。而他手下的金志德(余皑磊 饰)则在影片中承担了“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他急于向上级表现自己,反而引起了高彬的猜忌。

0 (3).gif

同样是“职场关系”的描绘,影片完整呈现了在张宪臣的指导与守护之下,片中最年轻的特工小兰的成长线。

微信图片_20210425142747.gif

容易真情流露,做事充满热情但又有些冲动,对很多人与事充满了好奇与困惑,影片中的小兰,像极了你我身边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影片也借她之口,问出了观众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能看到天亮吗?”问题的答案,就留待4月30日,各位亲自揭晓。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