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儿童水寨”戏水池。据澎湃新闻
不久前,6岁女童悦悦(化名)随旅行团入住云南西双版纳景洪雨林公园戴斯温德姆酒店,在与酒店合作的“儿童水寨”戏水池玩耍时,左腿陷入回水管被牢牢吸住,悦悦母亲与多人合力均未能将孩子救出,最终溺亡。8月10日澎湃新闻报道,还原了事件经过。
事发时 “儿童水寨” 泳池周边没有酒店安全员,甚至连个工作人员都没有,先后到场的两名工作人员不熟悉回水泵操作,直接导致黄金救援时机被错失。监控也存在严重问题,按理酒店监控应接入到监控专业设备上,而不是像现场一样只有一个单独的摄像头还无人看管。
安全漏洞隐患更在回水管道上。排水时管道抽水时候形成真空负压,小孩子游过附近时候被瞬间被吸进去的,吸进去后靠一个人的力气都不可能将小孩拉出来。所以事发时四个成年人合力拉扯也未能救出孩子。经测量,出事的回水管直径27厘米,深95厘米,平时上面盖着一个白色塑料格栅,“这个格栅脆弱得用手轻轻一掰就会碎裂。”徒手可掰碎的塑料格栅,在众目睽睽之下,竟成了吞噬生命的隐蔽“捕杀器”。业内人士认为,应当用金属材料做保护格栅。
一个防护网就能解决的隐患,为何非得酿成人间悲剧?目前,当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家属表示,“儿童水寨” 等戏水池的安全问题事关重大,其严重性不容小觑,希望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但如何避免悲剧重演?首先商家的责任必须要强化落实。现场应急机制的完全瘫痪——救生员的缺席、监控的失效、工作人员面对紧急状况的无措,层层失守之下,生命通道被无情堵死。而类似的事故在检索网络中发现并非个例。那些“儿童水寨”“亲子乐园”的温馨标签,是否反而成了隐藏危险性的糖衣?经营者须警醒:在利润之外,生命权是绝不容触碰的底线,必须加强预案管理。
同时追溯根源,行业监管的滞后与模糊难辞其咎。对于此类非标准泳池的“水上娱乐设施”,其设计、施工、验收、日常运维及救生配置,并没有清晰、强制性的国标或行规可依。监管的模糊地带,往往成为安全隐患滋生的温床。
小悦悦的逝去,不该只是新闻中一个沉痛的句点,她的生命代价,必须换来整个行业的深刻警醒与实质行动。唯有以最严苛的标准审视每一个设计细节,以最完善的预案覆盖每一秒运营时间,以最清晰的法规厘清每一方责任,方能避免“儿童水池”成为夺命水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