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1942年东极岛的来信,还是纸质版,太有纪念意义了!”
8月10日,在浙江日报社大门口的“潮咖”俱乐部,因为一张特别的报纸,潮新闻·钱江晚报与诸多读者、影迷和网友们展开了一场跨越83年的双向奔赴。
潮咖领取现场
潮咖领取现场
正在热映的电影《东极岛》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1942年9月30日,满载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从香港返回日本,途经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时被击沉,1816名英军战俘被锁在舱底,危在旦夕。绝境之时,东极岛渔民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划着小舢板,冲进海浪,陆续救起384名英军。
影片中朱一龙和吴磊饰演的阿赑和阿荡,原型分别是当地渔民沈晶生和林夫云。
8月10日,《钱江晚报》推出“报”告东极岛·限量纪念版,从他们两人的角色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要冒死相救这些来自异国的陌生人。
“报”告东极岛·限量纪念版
上午9点半,离纪念版正式领取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就有不少读者朋友走进“潮咖”翘首以待。
我们在现场准备了专属印章、免费观影券等福利,凭观影券可前往浙影时代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观看当天下午3点半的《东极岛》。
截至下午3点,有近500人来现场领取了限量版报纸,有不少人还是从外省特地赶来的,大家纷纷在版面的留白处,写下回信,还在小红书掀起了“晒报”热潮。
潮咖领取现场,读者写下回信
82岁的陈爷爷,平常就喜欢看电影,读完版面他激动地写道:“人生在世,后事莫测,与人为善,爱国爱家爱自己,历史可鉴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拍照并发上了小红书,目前这条图文已获得近200赞。
88岁的退休工程师崔盐生,曾在东极岛参与过慈善志愿活动,这次特意带来了自己写的《我和东极岛的情缘》和当时的照片交给工作人员。
从苏州赶来的Alice,拿着纪念版与朱一龙的立牌合影。
10岁的许佳佳是和父母一起来的,她给吴磊哥哥写了回信,并拍照放进了自己的暑期作业。
昨天还在无锡参加《东极岛》路演的鸭梨,今天一起床就急匆匆赶来,“我就怕被领完了。”
潮咖领取现场,粉丝与立牌合影
“我们已经过上了和平的生活,我们都会记得你们曾经的努力。”
“中国人的血性和善良不会随着历史淡去,这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
在潮咖,从10岁到88岁,从《钱江晚报》的读者到《东极岛》的观众,从演员的粉丝到刷到新闻的网友,都真切留下了给阿赑和阿荡的“回信”,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赤子之心,也让这份纪念版成为独一份的“限量版”。
工作人员还收到了不少粉丝送的自制电影周边和娃娃。
吴磊粉丝自制的周边
当天,这份限量纪念版报纸还在电影故事的发生地舟山亮相,潮新闻记者在舟山普陀区大光明影城(东港店)现场向观众免费发放,大家在观影前后驻足翻看,有人低声念起其中的文字,也有人小心翼翼地叠好、收进包里。
舟山观众在领取
舟山观众在领取
为了回馈广大读者,接下来,潮咖之外,在杭州这几家影院,我们还会继续发放这份限量纪念版——浙影时代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IMAX激光店)、博纳国际影城(杭州大悦城店)、星光嘉映影城(来福士店)、万象影城(杭州万象城IMAX激光店)。
同时,线上活动也从8月10正式开启——在“报”告东极岛·限量纪念的版面留白处写下你的“回信”,字数不限,拍照后发至小红书账号,带话题#东极岛钱报纪念版,话题讨论量每增加1000,即可解锁一场公益观影。
我们将代表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读者和《东极岛》的观众,邀请烈日下,在各条战线为群众生活保驾护航、默默付出的基层工作者免费观影。活动截至8月30日,最高解锁10场公益观影活动。
期待你的回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