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设计赋能生活 之江学院学子让艺术走进日常

    潮新闻 通讯员 邵燕燕2025-08-08 08:14全网传播量507
    00:00
    00:00
    01这个夏天,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设计学院“青衿绘暖”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柯岩街道三个社区,开展为期八天的手工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以课程为纽带,为孩子们带去创意与温度。
    02实践队精心设计黏土塑形、纸艺创作、综合材料拼贴三大类课程,从基础技巧教学到引导创作,每一步都渗透设计思维与童心碰撞,孩子们的作品充满生命力与创造力。
    03实践队成员强调手工意义在于唤醒对生活的感知与表达欲,而非复刻标准,此次活动既是对专业能力的检验,也是“绘暖”理念的生动诠释,用设计力量让艺术走进日常。
    04设计学院与柯岩街道自党建联建以来,持续以艺术为纽带,让美与传承住进童真未来,未来实践队将坚守初心,把知识与关爱传递到更多乡村。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这个夏天,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设计学院“青衿绘暖”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柯岩街道红旗、仁让堰、鉴水等三个社区,以手工艺术教学为纽带,为孩子们带去了一系列充满创意与温度的实践课程。近日,随着最后一节手工课的结束,这场为期八天的实践活动画上句号,孩子们亲手完成的一件件作品,成为了夏日里最生动的注脚。

    实践队的同学们结合设计专业的审美与动手能力,精心设计了黏土塑形、纸艺创作、综合材料拼贴三大类课程。从基础的揉、捏、剪、贴技巧教学,到引导孩子们将生活观察融入创作——黏土在指尖变成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废旧纸盒与彩纸组合成“会讲故事”的立体小屋、毛线与纽扣拼贴出色彩明快的装饰画,每一步创作都渗透着设计思维与童心的碰撞。

    翻看本次实践的成品照片,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在作品中自然流露:既有按步骤完成的“标准款”小熊、花朵,也有融合了个人喜好的“混搭风”——带条纹的兔子、长着笑脸的太阳,每一件都带着孩子气的直率与真诚。这些作品虽不完美,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正如实践队成员所说:“我们不想教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他们知道‘可以这么做’——手工的意义,从来不是复刻标准,而是唤醒对生活的感知与表达欲。”

    “青衿绘暖”不仅是一次教学活动,更是一次专业实践的延伸。队员们在备课中打磨课程设计逻辑,在教学中学会用简洁语言传递专业知识,在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中理解“艺术服务生活”的深层含义。对于实践队而言,孩子们带着温度的成品,既是对“青衿”学子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绘暖”理念的生动诠释——用设计的力量,让艺术走进日常,让温暖触手可及。

    据悉,设计学院与柯岩街道自党建联建以来,持续以艺术为纽带,让美与传承住进童真未来。未来,设计学院“青衿绘暖”社会实践队将坚守初心,持续把知识与关爱传递到更多乡村,助力童心梦想绽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暑期我最靓
    相关新闻
    当青春撞上烟火气,浙建院“沐民履音”暑期实践小队绘就民生新图景
    ​编程点亮暑期 青少年开启智控探索之旅
    之江学院“红立方”科创领航团推出“彩虹桥计划”暑期公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