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高铁列车员发试卷,体验式“哄娃”值得推广

    潮新闻 评论员 陈江2025-08-04 06:51全网传播量56.5万
    00:00
    00:00
    01南宁东开往杭州西的G1546次列车上,列车员覃云昊用试卷和贴纸“哄娃”,孩子安静乘车得贴纸,吵闹则先“奖励”试卷,此做法获家长夸赞,以“疏”代“堵”,将冰冷规矩转为温暖引导。
    02覃云昊的做法将规则教育藏于真实场景,让孩子们在车厢里感受到吵闹会打扰他人,保持安静会收获掌声,高铁车厢成为孩子学习融入社会的课堂,教会孩子体贴和尊重他人。
    03发试卷贴纸的方案适用性更广,不用额外花钱添设备或改动车厢布局,靠巧妙行为引导让车厢秩序变好,这种“软治理”模式既没压抑孩子天性,又保障了其他乘客权益,为公共空间管理提供新思路。
    04覃云昊的做法来自一线工作者经验,制度设计者若多听基层声音,将实践智慧变成规范,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就有了源头活水,这启示公共空间治理应是充满人情味的共同努力。
    05解决孩子吵闹引发的矛盾需跳出非此即彼思维定式,不能放任儿童天性影响他人,也不该简单粗暴扼杀童真,覃云昊的做法证明,找平衡点需要藏在细节里的智慧和创意。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据光明网 

    暑期带娃坐高铁,家长们最头疼的莫过于怎么让孩子安安静静待着。最近,南宁东开往杭州西的G1546次列车上,列车员覃云昊的一个妙招火了。据报道,他每次出乘都拎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沓试卷和漂亮贴纸。若有孩子吵闹,覃云昊会上前先“奖励”一张试卷,再在其完成试卷后发放小贴纸。而安静乘车的小朋友,则会直接得到贴纸。这个做法得到许多家长夸赞:朴素的袋子里装着“哄娃”的天才招数。

    其实一直以来,作为公共空间的高铁车厢,孩子吵闹的问题总逃不开两种极端情况。要么是家长管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闹腾,周围乘客皱着眉头忍一路;要么就是想强硬压制,结果家长和乘客闹得不愉快,甚至有人提议设立“熊孩子车厢”,可这种有点“厌童”的想法,又引来了不少争议。这两种情况之间,好像总隔着一道跨不过的坎儿。

    而列车员覃云昊这招试卷奖励,偏偏就轻巧地搭起了一座桥。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以“疏”代“堵”,将“不许吵闹”的冰冷规矩,转化为“安静做事”的温暖引导。孩子天生好动,硬要按住他们,反而容易闹出更大动静。这个办法妙就妙在,把规则教育藏在了真实发生的场景里:试卷和贴纸犹如一个约定,只要安安静静写字或者保持克制,就能得到认可。

    这种车厢里的体验式“哄娃”,其实给了孩子们一堂特别珍贵的社会课。高铁车厢就像个微型社会,孩子们在这里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吵闹会打扰别人,而保持安静会收获掌声和鼓励。公共空间本来就是孩子学习融入社会的重要课堂,他们在这里学到的不只是“不能吵”的规定,更是对他人存在的一份体贴和尊重。

    比起常见的“安静车厢”“儿童专区”这些需要硬件改造的办法,发试卷贴纸的方案明显适用性更广。它不用额外花钱添设备,也不用改动车厢布局,就靠巧妙的行为引导,就让车厢秩序悄悄变好了。这种“软治理”的模式,既没压抑孩子的天性,又保障了其他乘客的权益,给公共空间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种暖心的创新,来自一线工作者最实在的经验。列车员天天在车厢里转,最清楚家长们的难处、乘客们的困扰。要是制度设计者能多听听基层的声音,把这些从实践里摸出来的智慧变成规范,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就有了源头活水。覃云昊的塑料袋里,装的哪里是试卷贴纸,更是基层治理的创新因子。

    当然,这招也并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列车员具备教育技巧和耐心,也依赖家长们的配合。但它的启示意义在于:公共空间治理不该是简单的执行规则,更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大家一起努力。要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搭把手维护秩序,文明共建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事实上,从高铁到飞机,从医院候诊区到餐厅角落,孩子吵闹引发的矛盾从未消失。覃云昊的做法证明,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既不能放任儿童天性影响他人,也不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扼杀童真,找个两全其美的平衡点,需要的正是这种藏在细节里的智慧和创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小车测试撞重卡,别用营销花样透支行业公信力
    潮评丨高校录取通知书应褪去浮华攀比之风
    潮评丨“亮证姐”知道公民姓什么,当地知道公权力姓什么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