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娱#这个李大钊,让观众“陷进去了”

天目新闻 记者 庄小蕾 通讯员 邱昕泽2021-04-08 09:06全网传播量3.8万
00:00
00:00

深娱.gif

豆瓣评分高达9.2、微博话题阅读量近3亿、B站优质再创作数不胜数……口碑大剧《觉醒年代》之前在央视一套播出时就好评不断。本周五,它即将在北京卫视迎来收官。

004.png

《觉醒年代》豆瓣评分截图

《觉醒年代》将故事背景置于风雨飘摇的民国末年,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线贯穿,形象叙述了各路英才的拼搏抗争故事,真实还原了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从叙事手法到思想高度,从场景布置到镜头质感,《觉醒年代》都可谓上乘。而其对人物细腻的塑造和对人性深入的剖析,尤为为人称道。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毛泽东……无数伟人志士在《觉醒年代》里,不再是历史书中的人物,而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想跟随《觉醒年代》,同李大钊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这位在激昂历史中大放光彩的革命先辈,通过张桐的演绎,让无数观众感慨“陷进去了”。

0001.jpg

网友说对这个李大钊“陷进去了” 知乎短评截图

燃了

登场掷地有声,服装里都是细节

历史上,当袁世凯同意签订“二十一条二十一条签订的消息传入日本,李大钊同三千余名旅日留学生在神田区基督教青年会召开了反袁大会,撰写了警示众人的《警告全国父老书》。

而《觉醒年代》中李大钊的登场,也是一个小高潮。

0009.png

李大钊激情澎湃的演讲 剧情截图

“天发杀机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趁机,逼我夏宇;留日学子,羁身异域;回望神州,仰天悲愤;既然已经到了国亡人死之际,便再无投鼠忌器之顾虑,我们应该有破釜沉舟之决心。”

李大钊的演讲,大气慷慨、振奋人心。八个铿锵有力的四字词语,燃同胞之热血,让众人高呼“倒袁!回国!”

而同辈张丰载不断对处于亢奋情绪中的众人冷嘲热讽,仿佛置身事外。在忍无可忍后,李大钊大声呵斥了张丰载落后的思想。

0110.png

剧情截图

可以说,《觉醒年代》的开篇即小高潮,借助一场言语交锋,通过短短几分钟的镜头叙述,便拉近了观众与那个动荡年代的距离,也真实刻画出李大钊逻辑清晰、忧国忧民、立志革命的形象。

0112.png

剧情截图

之前也有不少影视剧尝试塑造过李大钊。

李雪健主演的《李大钊》把重点落在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与在生活中的彷徨挣扎上,田少军主演的《铁肩担道义》把目光聚焦于革命路上的激情与斗志,而《觉醒时代》中的李大钊,则突出了他身上的鲜明的无阶级意识。

0113.png

剧情截图

(剧中李大钊的台词,深刻反映其无阶级意识和平等观念)

要知道,初出茅庐的李大钊,既不是社会名流,也没有人脉,更没有权威师长指点迷津。甚至,在同期友人都成为大学教授的时候,他也仅仅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图书馆主任。

但也正因为这样“无足轻重”的出身,使得李大钊最重视那些“无足轻重”的人。

在《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刚刚回国的李大钊,偶然在路边看到了一位跪在街边痛哭、抱着孩子乞讨的农妇。本身就颇受触动的他,又被农妇丈夫的那句“死也得站着不能跪着”深深震撼,便毫不犹豫地当掉了身上所有的家当,给那户人家去带孩子看病。由于手术费过高,他甚至跑到报社去支借自己的稿费。

0117.png

他不但为一个萍水相逢的苦力工人倾其所有,还真诚地问:“我们能不能交个朋友?”这种抛却身份、淡化标签的行为,以真心换真心,是李大钊身上独有的魅力。

0118.png

李大钊主动和葛树贵交友,剧情截图

留心观察可以发现,剧中李大钊的服饰细节外化了这一人物特征。

李大钊穿的大褂,都是粗线条的,不少上面还带着补丁。他正是把自己置于百姓中,高昂头颅,却不蔑视他人。

0119.png

《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同陈独秀、蔡文培的服装形成了对比 剧情截图

彻底摒弃了高低阶级的观念,将所有人一律平等对待,这是剧中李大钊始终不动摇、不变化的初心,也是历史上李大钊在革命道路上没有言弃、一直坚守的重要原因所在。

《觉醒年代》时代跨度还是相当大的,角色关系也错综复杂,但人物一以贯之的鲜明性格,让每一个故事都生动而饱满,让这部庞大的史诗巨制不显得凌乱而毫无章法。

爱了

“憨坨”和“姐”的革命日常

李大钊投身革命浪潮,也时刻牵挂着他的妻儿生活。

历史上,在李大钊10岁的时候因为家里缺劳动力,迎娶了16岁的赵纫兰,两人是包办婚姻。

虽然赵纫兰没有什么学问,不曾读过多少书,但她同李大钊是有灵魂共鸣的。剧中“憨坨”和“姐”的称呼,也让人真情实感地品味到赵刃兰的宠溺和李大钊的依恋。

剧中最为温馨的一个镜头,便是李大钊和赵纫兰久别重逢后,两人眼神里满满的牵挂和爱意。

0120.png

剧中李大钊时隔多年与赵纫兰再见面的场景,令人动容 剧情截图

两人的相濡以沫,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是剧中的一抹暖光。

0121.png

赵纫兰饰演者刘琳对李赵二人感情的评价 刘琳微博截图


而这段感情所折射出的,也正是立体多面的李大钊。他并非毫无感情的革命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感情寄托。《觉醒年代》在革命主线故事的讲述中插入了大量的人物生活细节,使得整部剧的基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凝视,而颇为“接地气”。

我们看到了如此真实而全面的李大钊,也归功于演员的出色演绎。张桐曾在《欢天喜地七仙女》里演过外表冷漠、与橙儿不打不相识的黑鹰。他最出名的角色就是《亮剑》里身怀绝技、骁勇善战的魏和尚。而此次在《觉醒年代》,他演活了一位革命先驱,给观众带来惊喜。

0122.png

《亮剑》里的魏和尚

微信图片_20210408150121.jpg

网友评价截屏

对于如何演好这位历史人物,张桐表示:“李大钊先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非常鲜明,要为国家、民族去拼搏去牺牲;同时在看到工人兄弟、农民兄弟的时候,他的心是无私的敞开的。这么一个立场鲜明、善良无私的主体人格,是接近李大钊先生的两个支点。”

信了

年轻的先驱者才是今天青年的偶像

《觉醒年代》获得高口碑 制图:通讯员 邱昕泽

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觉醒年代》中对李大钊大费笔墨的塑造正是这部剧复刻历史碎片、追求历史内涵的形象反映。

此外,从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到被捕时始终执着坚定的陈独秀;从新文化运动中的得力干将到五四运动后因崇洋媚外、立场摇摆而人人唾弃的胡适;在探索救国之路上思想不断成长却不改坚韧意志的毛泽东……《觉醒年代》中从主角到配角,都仿佛从历史书中走出来的一般,真实而鲜活,饱满而立体,让观众能够沉浸追剧。

0124.png

《觉醒年代》打造人物群像 官方海报

《觉醒年代》播出后,许多网友对剧中呈现的那段岁月、那些人物久久不能忘怀,在网上展开了多层次的探讨。而这样的探讨如同剧中不同人物、不同派别的争辩一样,同样是一种学习,网友们分享着自己的知识和观点,不断地达成共识,不少关于剧中人物的“科普贴”也受到欢迎。

“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历史课如果都能这样学习,多好”、“想到他们牺牲的时候才二三十岁,心里就很痛,那都是天之骄子啊”、“这部历史剧作真的拍活了历史人物!”……《觉醒年代》成功让“李大钊”们驻扎在观众的心头,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0125.png

网友评价截图

0127.jpg

网友评价截图

一部成功的剧,更应积极承担起思想启迪与精神引领的责任。在《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看来,这些年轻的先驱者“理应成为今天青年的偶像”。借助《觉醒年代》回首那段历史,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应停留于简单的欣赏和崇拜,更在他们的榜样力量下,用力向前奔跑——每个青年都应当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争做“永久奋斗”这一光荣革命传统的继承人。

借用一句人民日报官微的话:《觉醒年代》有续集吗?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就是续集!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最新评论(1)
潮客_42atsh · 2021-04-08 09:08 · 浙江杭州回复
需要这样的正能量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