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今年上半年,在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义乌外贸数据划出了一道靓丽的上扬线。俗话说不破不立,潮新闻以“破”为线进行专题策划,从破风、破圈和破门切入,展现义乌小商品城、外贸出海、物流联动等领域半年来取得的成就,展现义乌在国际贸易领域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7月11日,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6台整机最大高度41.5米,起升高度27.5米、额定起重量40.6吨的全国铁路货运场站最高龙门吊,正在高效完成双层集装箱装卸作业。作为国内首个把海港港口功能全方位前置到内陆港区,苏溪枢纽港实现港务、船务、关务一体化运行,从义乌出海的商品也同步开启了扬帆全球的新航程。
“物流不直接产生高利润,但是它支撑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贝旭东告诉潮新闻记者。今年以来,义乌在海、陆、空、铁、邮等全方位的外贸出口物流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破圈、跨界的组合方式,打造物流新业态。
毫不夸张地说,当下在国内要既便宜又便捷地将小商品运往海外,没有一个地方比义乌更具备优势了。来自江苏的服装服饰准备出口法国,产自湖南的温湿度计即将去往英国,安徽制造的汽车配件则要运到白俄罗斯……透过义乌海关的一张张报关单,我们窥见了“中国制造、义乌集、发全球”的图景一角。
潮新闻记者 黄云灵 摄
无中生有的内陆“海港”提升物流能级
6月27日下午,众多目光聚焦浙中小镇苏溪。随着81114次班列从浙江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鸣笛启程,驶向宁波舟山港,苏溪正式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义乌联通世界的桥头堡。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的开启,标志着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行,这也是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的核心载体。
“进入我们这里,就等同于进入宁波舟山港了。”浙江义乌港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浙江海港义乌枢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晓坚说,货物在苏溪枢纽港可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和宁波舟山港铁路场站、集装箱码头的无缝连接。
这也意味着义乌这座四面多山、不靠海的城市,凭空多一个“海港”。通过苏溪集装箱办理站与宁波舟山港的高效联通,依托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无缝衔接,将全程运输服务(CCA)向内陆延伸,推动港口、海关、船务功能前移,实现和宁波舟山港铁路场站、集装箱码头无缝连接。
“我们不仅在空间上致力于拓展苏溪枢纽港的‘第六港区’功能,还在时间维度上通过智能化手段延长该场站的作业时长。”义乌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郑波介绍。相比传统人工操作,这里实现了放行集装箱全程无需海关人工干预,可24小时全天候开展无人化作业。“以首单为例,仅苏溪场景的作业效率就提升了1小时以上。”
通讯员 郑峰 摄
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演变,物流时效成为订单交付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企业普遍对商品物流时效要求越来越高,海港联运带来的最大利好,是显著缩短整体物流时间,减少货物通关过程中在港口滞留、堆存的资金占用成本。
“以前一票货从接单到出港要两三天,现在基本能做到‘当天下单、次日发运’。”义乌越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是苏溪港开港后首批货物的承运方,“近、快、省”是董事长巫胜君对苏溪枢纽港投用最直观的感受。“这批货物出海的时间成本估计会比之前减少10%左右。公司相关业务转移至苏溪枢纽港作业后,将推动业务量实现20%以上的增长。”
为了进一步发挥苏溪枢纽港的作用,义乌将投资150亿元左右建设诸义高速以及一些市政配套道路,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建设苏溪航运中心等一批为港口服务的配套设施,更好地服务义乌制造高效出海。
“义乌是宁波舟山港重要货源地,按照我们枢纽港集装箱办理站设计到发能力,初期66万标箱,近期到发115万标箱,远期到发166万标箱,为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提供支撑,为构建高能级开放强省贡献力量。”邵晓坚表示。
“朋友圈”壮大后的“义新欧”有了新搭档
如果说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的投入,让义乌依托义甬舟大通道这个高能级物流大通道,更好发挥“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那么运行了11年的中欧班列(义新欧),让义乌在“陆上丝绸之路”上不断开拓、点石成金。6月18日上午,一列满载100标箱日用品、服饰、五金配件等义乌小商品的班列从浙江金华南站鸣笛启程。该班列是全国首趟(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这条线路则是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开行的第26条新线路。
“目前,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已经实现‘四向八口岸’出入境。”义乌市市场发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已经辐射5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个城市,到达境外站点100个以上。就在2025年1月,金华(义乌)成为全国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提升。
同时,海关部门不断推广“铁路快通”“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开辟中欧班列“绿色通道”,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实现班列“即到即查”“即验即放”,全力保障班列货物高效通关。
据了解,1-6月,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开行班列1601列,发运130700标箱,同比增长11.1%。海铁联运发运48454标箱,同比增长3.94%。
义乌公路港。图源:义乌新闻广播
货运班列运输不停,义乌的物流园区也同样开启着“忙碌模式”。在义乌福田物流园,一辆辆满载着货物的集卡车从这里驶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新联物流主要经营义乌至广西以及越南的物流生意,日均发一车到越南。负责人郑明霞早早就谋划了这条物流线路。
“刚开始的时候,是几天发一车的。”郑明霞说,当初主要运输义乌的小商品去越南,而如今货物种类已经转变为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和面料、纺织纤维以及其他原辅料。
“缅甸雨季来临时,义乌的雨伞、雨靴非常畅销。”义乌市超捷物流有限公司经营“义乌—云南瑞丽—缅甸仰光”的物流线路,负责人宋君君说,公司的日均发车频次也稳定在一车次以上。
据义乌国际陆港集团统计,今年上半年,旗下国内公路港、江北下朱、青口、福田四大物流园累计车流量约755万辆,货运量达588.45万吨,日均进场车辆约4.2万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在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基础上,义乌推出的铁公联运班列,让外贸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
资料图
2025年4月11日上午,“义乌-塔什干”铁公联运班列从义乌铁路西站鸣笛启程,满载100标箱商品,经新疆喀什北站换装公路运输,由公路口岸伊尔克什坦出境,途经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全程时效预计仅需10-12天,较传统全铁路运输快约2天。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铁路物流中心业务负责人陆元涛介绍:“在铁公联运模式下,货物从铁路义乌西站运输至喀什北站后,不再需要办理转关手续,可以直接通过公路运输至口岸出境,每个自然箱可节约相关费用500元。”
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推动物流难题破解
背靠200多万家小微企业、210多万种商品,义乌成为我国市场采购贸易最大的聚集地,与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每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7.5万个经营商位会迎来数不清的国内外订单。截至5月28日零点,义乌市今年以来的快递业务量已达50.77亿件,成功突破50亿件大关,比2024年提前了10天。
如此庞大的市场,自然会带来复杂的发展形势,形成强烈的改革需求。在此背景下,2019年全国唯一的市场发展委员会在义乌市应运而生,成为统筹推进当地市场发展、电子商务、陆港和口岸、物流、会展等领域工作的重要机构。
6月17日下午,满载100个标箱日用商品的X9216次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启程,其中一批消费型锂电池货品同日用商品混装,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首次实现消费型锂电池产品在同一集装箱内混装运输。这趟班列能开起来,源自企业向义乌市市场发展委相关负责人的一句“吐槽”。
资料图
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深耕五金工具多年的企业主突然叹气:“消费型锂电池产品走铁路运输,简直比造电池还难!”以往,按照铁路相关运输规定,消费型锂电池产品只能整车发运,不能混装,这与义乌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外贸特点很不相符。
很快,一份专项报告提交到了上级部门。仅2周后,义乌市市场发展委、铁路、海关、陆港集团、义新欧班列运营方等联合成立了“锂电池混装攻关组”,按照运输条件检查相关检测报告,核对锂电池型号,指导客户装箱……攻关组事无巨细。
潮新闻记者发现,在去年12月发布的《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中,关于“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专门提到“允许中欧班列开展锂电池等特殊商品运输业务,制定带电产品铁路运输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义乌企业敢于直言、政府的“听劝”,让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紧紧握在一起。由此,义乌一个又一个基于企业现实需求的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此前提到的长三角地区首趟“义乌-喀什-塔什干”整列铁公多式联运班列,也是来自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在调查中了解到关口拥堵难题,所采取的有效应对之策。
今年上半年,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就已统筹推进电商、物流领域共32大项重点改革任务。接下俩,该委还将重点围绕“三仓”(前置仓、枢纽仓、海外仓)和“四线”(国内干线、海运航线、陆运航线、空中航线),探索建设全球集疏体系,重塑义乌物流集拼供应链组织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