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姜文新片《你行!你上!》揭开盖头,卖相怎么样?

    潮新闻 记者 陆芳2025-07-17 08:58全网传播量14.2万
    00:00
    00:00
    01备受瞩目的姜文新片《你行!你上!》于7月16日晚举行全国千场首映,7月17日点映,18日正式上映,首映上座率不俗,老姜现身与观众畅聊台前幕后。
    02影片以郎朗成长经历切入,塑造不惧世俗的“闯关搭子”形象,展现父子不服输的倔劲儿,充满影像与钢琴音乐结合的奇思妙想,姜文出演的郎爸形象鲜明,父爱令人敬佩。
    03片中童年、青年、青少年的郎朗均是海选“素人”,姜文坚持选角会弹钢琴,剧组精心选出三位小“郎朗”,影片中全部钢琴演奏戏现场真弹,多位绿叶演员表现精彩。
    04姜文表示拍《你行你上》受周韵启发,其是总策划人,面对颇具争议的父亲角色,姜文认为有争议才有意思,对于故事选择,看哪个有意思、先感动自己就拍。
    05摇滚老炮儿崔健现身映后,表达对影片喜爱,认为姜文是重量级艺术家,相信影片会影响年轻人对音乐的看法和热爱,姜文也感慨自己情感表达更顺畅,并分享了造梦心路。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备受瞩目的姜文新片《你行!你上!》于7月16日晚举行了全国千场首映。这是电影首次与观众见面,映后老姜现身,通过线上直播平台,与观众畅聊台前幕后。影片7月17日点映,18日正式上映。

    首映当晚,潮新闻记者在杭州影院第一时间观看了姜文的这部新片,发现《你行!你上!》是一部带有明显姜文风格的音乐传记片。喜欢姜文电影和古典音乐的观众十分惊喜,而对想看《让子弹飞》这样的剧情片的观众来说则有些失望。

    杭州首映影院映前银幕定帧    陆芳 摄

    一部典型姜文风格的郎朗音乐传记片

    时隔七年之作《你行!你上!》,姜文从钢琴家郎朗成长经历切入,又注入自己的理解,塑造了一对不惧世俗、惊世震俗的“闯关搭子”形象。

    电影从郎朗尚在“妈妈”马丽肚子里讲起,到其从小表现出惊人音乐天赋会学动画片《猫和老鼠》用四个手指弹钢琴,在沈阳拜师,再到北京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去德国、日本比赛获奖,14岁考入美国费城著名科蒂斯音乐学院。影片结束于1999年8月刚满17岁的郎朗,参加美国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世纪庆典明星音乐会,并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开启音乐演奏生涯。

    《你行!你上!》和姜文其他电影一样,从头到尾都充满了一股劲儿。这次表现在父亲郎国任和儿子郎朗身上,姜文演的郎爸铆足劲头要把儿子培养成钢琴家,而郎朗也不负众望最终脱颖而出,两人都有不服输的倔劲儿。

    电影充满了影像与钢琴音乐结合的奇思妙想,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两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出现,更是狂野震撼,足见姜文的才华。

    姜文出演的郎爸,戴着墨镜狂飙东北话,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精明和狡黠。与此同时,他放弃自己的事业,对儿子循循善诱,全身心付出的伟大父爱也令人敬佩。

    片中童年、青年、青少年的郎朗,均是姜文海选出来的“素人”。姜文认为出演郎朗一角必须会弹钢琴,这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为此剧组选角时几乎找遍了世界各地的琴童,终于精心海选出三位小“郎朗”,而影片中全部钢琴演奏戏也都是现场真弹。

    此外于和伟、余皑磊、何赛飞、辛芷蕾、雷佳音、葛优、王传君、胡歌、甄子丹均是表现异常精彩的绿叶。

    姜文:如果我从小学钢琴也能成功

    7月16日《你行!你上!》千场首映上座率不俗,潮新闻记者观看的这场是满座,第一排都坐满了影迷。

    姜文在北京首映惊喜现身,与观众畅聊。电影首次开启线上直播通道,让全国首批观众都能第一时间和老姜聊上天。从故事虚实到情感剖析,从过往作品到当下新片,聊得十分尽兴。姜文表示,拍《你行你上》是受了周韵的启发,影片的总设计师是周韵。而记者发现,周韵在电影字幕表上是“总策划人”。

    首映现场,主持人鲁豫询问姜文是如何在电影中面对郎国任这位颇具争议的父亲,老姜坦率回答:“没有争议的人怎么演?就得有争议、有棱角的人才有意思。有争议不是坏事,不同的观点而已,对我来说就是特别好的角色。”

    对于故事的选择,姜文直言不讳:“我没想太多,我就看哪个故事有意思、先感动我,我就把它拍出来了,就坚信别人也会被感动。”

    摇滚老炮儿崔健也现身映后,表达了自己的喜爱:“姜文在我心目当中是一个重量级的、能够改变人生的伟大的艺术家。我相信这部作品一定会作为一个机遇去影响很多年轻人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热爱。”

    相比姜文以往的电影,《你行!你上!》更添一份细腻与温情,对此老姜也十分感慨:“我是比原来在情感表达上顺畅了点。我原来特别怕在电影里表达情感,甚至是回避,可能跟我成长经历有关系,读书的时候也不这么表达,这可能是时代的影响。到这个电影确实放出来很多,跟我的年龄、我陪伴我儿子成长和朋友们对我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原来的节制也不会有今天的释放。”

    借着郎朗的故事,姜文聊得很坦然:“我觉得电影就是一种交流和表达,首先你自己得有一个态度,你的态度影响电影,然后再跟观众产生影响。所以我一点都不反对解读,多过分都没事,那是你的事。但表达的那个人不能有杂念,我觉得很多人是被杂念给害了、把自己绊住了。可能每个人都能像郎朗走得那么远,但就是听了一些不该听的话,我看郎朗这爷俩就是杂念少。”

    在姜文的镜头下,郎朗这段颇具传奇的成长经历被染上了一层梦幻的意味。片中澄澈得像镜子一样的屋顶、两个郎朗空中击掌的场面,都让观众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姜文则分享了自己造梦的心路:“梦没办法记录,梦是全方位的,文字描述是线性的,当你写下来的时候这个梦就跑了、碎了,而电影是最像梦的情景。”

    此外,影片中郎朗在塔吊上弹琴、与邻居们共奏《黄河大合唱》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姜文坦言这段融合了真实与升华:“郎朗他爸爸跟我说过,原本砸他家玻璃的人,当发现郎朗真的要搬走时不同意了,没人弹琴了反而不习惯了,但这段如果普通拍就不是一个精神上的表达。搬家的时候钢琴得用塔吊,郎朗在多次演出中返场曲都是《浏阳河》或《黄河大合唱》,所以我把生活中的点滴攥一块,把它拍成现在的样子,表达出邻居们的不舍。”

    姜文表示,现在自己放松时也会弹琴,并笑言若自己和郎朗一样从小练琴也会成功,所以片中也有代入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谈到做导演,他说自己小时候没有人谈到“导演”这个职业,他是长大后看露天电影,才与电影结缘。

    还有网友问姜文为啥片名都是四个字,姜文说《让子弹飞》本来是《让子弹飞一会儿》是7个字,《你行!你上!》算上标点是六个字。

    (图片出署名外,均来自影片官方微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