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钱江观潮丨嘉善9村抱团建设农事服务中心,跨域送服务引人才 长三角农田里来了年轻人

    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通讯员 陈浩 黄佳丽2025-07-14 23:28全网传播量160.9万
    00:00
    00:00
    0124岁植保无人机飞手毛佳昊,每日跨省走镇串村为长三角农田提供飞防服务,其所在的“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已累计耕作长三角区域农田达3万亩,展现了当地农业发展潜力。
    022023年起,干窑9个村抱团发展,整合资源建成了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事服务中心,实现粮食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全覆盖,生产效率提升35%以上,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0325岁农创客肖飞返乡创业,拉起植保无人机飞手团队,与农事服务中心合作,与毛佳昊成为好友,两人都考取相关证书并不断学习新技能,展现了年轻人在农业领域的活力。
    0426岁村宣传文化员张囡身兼多职,为农事服务中心视频号拍摄素材,其“数字分身”在直播间展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促成订单交易额达3万元,体现了数字化在农业宣传和销售中的作用。
    05干窑9村抱团成立农业公司,年产值达1530万元,带动村均经常性收入超800万元,通过统一流转土地、整合农机资源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清早5时多,朝阳初升,江苏省吴江区黎里镇伟明村,连片的水稻田中秧苗青青。“嗡——”一阵无人机飞翼之声划破稻田的寂静,惊起了数只闲庭信步的白鹭。24岁的植保无人机飞手毛佳昊站在田埂旁,正操纵着无人机播洒除草剂。他皮肤黝黑,手法娴熟,为200亩地飞防,只需3个小时。

    脱下被汗水浸透的防晒衣,收起无人机,毛佳昊得驱车30多分钟回到嘉善县干窑镇的“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为下一个飞防订单补充农资药剂。去年4月,毛佳昊入职嘉善窑望丰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此开启了跨省走镇串村送服务的日常,如候鸟般穿梭在长三角的田野上。

    毛佳昊(左)和肖飞(右)带着植保无人机去田边开展飞防作业。 记者 阮西内 摄

    吸引毛佳昊留下的,是农事服务中心跨省接单的能力和底气。“我们的农事服务对象,不仅在本镇本县,也延伸到了省内其他区县,省外除了江苏吴江,上海青浦也有。”毛佳昊自豪地说。

    机耕队插秧、田间管理飞防除草施肥、开收割机收小麦水稻油菜、秸秆离田草捆打包……如今,“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已累计耕作长三角区域农田达3万亩,其中吴江有1000多亩,青浦约500亩。

    正是这张越拉越大的长三角农事服务网,让毛佳昊看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可就在两年多前,干窑的不少小村,还面临着青壮年村民外流打工、闲田零散、规模化承包种植难的尴尬问题。 

    与许多浙江的小镇一样,干窑下辖的9个村有三分之一是农业村,随着小镇工业化进程加快,“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凸显。

    转机源于一次大胆创新。2023年起,干窑的范东、黎明、范泾等9个村陆续加入抱团发展,探索组建农业公司,整合了镇域内的47个种粮主体、28个农机服务组织,并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集育种育苗、耕收服务、粮食烘干加工、农资配送、农产品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事服务中心,面向长三角地区接单。中心实现粮食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全覆盖,生产效率较传统生产方式提升了35%以上。

    全新的农事生产服务模式,正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嘉善县干窑镇的“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内,肖飞(左)和毛佳昊(右)正在检修插秧机。记者 阮西内 摄

    记者跟着毛佳昊,来到“窑望丰赢”农事服务中心,空地上5台插秧机一字排开,轮子上泥土未干。25岁的农创客肖飞正拿着水管冲洗车轮,一见毛佳昊就喊:“皮带和齿轮有点磨损了,你快来看看。”

    肖飞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管理专业,爸爸是范东村的种粮大户。去年,他返乡创业,拉起了一支植保无人机飞手团队,与农事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两个同龄的年轻人自此成了好友。两人都考取了植保无人机操作证书,最近又PK起来,肖飞考取了联合收割机操作证,毛佳昊正备战农机修理工职业考试。

    嘉善县干窑镇范东村,肖飞(左)和毛佳昊(右)在水稻田边开展飞防作业。记者 阮西内 摄

    “囡囡,这次也给我拍好看点哦!”农事服务中心旁的水稻田里,70岁的范东村村民陈善英一边为缺苗的田垄补苗,一边熟门熟路当模特。26岁的村宣传文化员张囡正举着单反相机,为农事服务中心的视频号“稻香有范”拍摄素材。开号至今,张囡以乡村为背景、村民为主角,身兼导演、摄像、剪辑、美编数职,制作发布了40多个短视频。而此时,张囡的“数字分身”正在农事服务中心的直播间内,展示大米、米酒、草莓酒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与客商互动。目前,直播间已开展直播60次,促成订单交易额达3万元。

    告别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小村抱团如何管好一个农业公司?干窑给出解法:把各村青年干部请到公司的管理运营中来。“有活大家一起干,有钱大家一起赚。”35岁的南宙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谢佳君,今年多了一个新身份——嘉善窑望丰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事区域经理。

    参与公司经营后,谢佳君发现,原本各村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局面变了。在公司架构下,各村“两委”抽调经验丰富的骨干组建联合工作团队,到公司交叉任职、协同办公。生产经营上碰到新开项目、扩大资产等决策事项,9村书记就一起联席议事、进行集体决策。以农事服务为核心,目前公司年产值达1530万元,带动联建9村村均经常性收入超800万元。

    9村抱团送服务,效率高能量也大。针对各村的零散田块,公司统一流转土地,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统一发包、种植、回收、加工、出售。谢佳君拿出笔记本,亮出了一组最新数据。以农机服务为例,9个村的农机整合打通使用,耕种机械化率高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了,每亩可减少20%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劳务支出100元,亩均增产30公斤,合计每亩增效200元以上。

    说话间,谢佳君的手机响了,电话那头是青浦区枫泾镇新元村党总支书记沈伟峰。“兄弟,听说你们的农事服务中心要搞二期了?我们想来学学经验!”“是有个1800万元的新项目,下半年就投用。”谢佳君笑答,除了农事服务设备,还要新建一个菜籽油加工厂。

    时近傍晚,晚霞如锦,为生机勃勃的稻田镀上一层金色。“我们‘窑望丰赢’,未来布局肯定不止二期,还要一直赢下去!”谢佳君拿着电话,信心十足。

    【短评】

    让返乡候鸟翱翔沃野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在农村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大多数年轻人仍选择进城,“谁来种田”正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巨大挑战。

    嘉善干窑9村抱团的创新实践,给出了一种解题思路。独木难支,合抱成林。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干窑将原本农村单纯从事一产,升级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纯种田到送服务、卖产品,用融合产业留住返乡候鸟。

    “窑望丰赢”这处小小的乡村农事服务中心,织出的长三角农事服务大网络,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模样,感受到了未来乡村发展的后劲,也明白了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让我们共同期待,越来越多的返乡候鸟翱翔在长三角的沃野之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钱江观潮
    相关新闻
    钱江观潮丨百亿步行街 数字新玩法 杭州湖滨商圈打造元宇宙虚拟街区
    ​钱江观潮丨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超矮秆新型水稻实现亩产410公斤 十七年解码“小薇”的秘密
    钱江观潮丨用专业的灯光照亮村头的篮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