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高考604分却选择职业学院,有什么价值启示?

    潮新闻 评论员 项向荣2025-07-14 10:41全网传播量110.1万
    00:00
    00:00
    01近日,浙江省普通高考录取工作启动,诸暨中学贺显贻高考604分,超特招线12分、一段线114分,却选择武昌职业学院定向培养军士专业,引发社会价值辩论,触动“唯分数论”和“名校情结”神经。
    02近年来,高考高分考生放弃本科机会选择职业院校的例子增多,如浙江考生陈雨萱602分选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因就业容易。一些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未毕业已被“抢订”,部分技术岗位年薪突破20万元。
    03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改革专业设置,培养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的人才,受到市场肯定。这让学生和家庭明白选对路比选学校名字重要,体现了报考理念的成熟。
    04贺显贻604分在浙江可能无法报考理想双一流大学,定向培养军士学制3年,毕业后直接到部队相应专业技术军士岗位服役,后续还有专升本机会,且军士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05贺显贻放弃众多本科院校选择,受舅舅影响向往军人身份,参军保家卫国,她清楚定向培养军士意味着严格训练和责任,但认为“能穿军装保家卫国,比什么都值得”,为青年一代注重职业与自身价值观契合度提供借鉴。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浙江省普通高考录取工作启动,诸暨中学的贺显贻,高考考了604分,超浙江省特招线12分、普通类一段线114分,却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武昌职业学院的定向培养军士专业。如今她已经收到被该校录取的喜讯,同时她的选择也引发社会的一场价值辩论。

    不少人犯嘀咕:这么高的分,放着本科不读,去上高职,图啥呀?她的“反向选择”无疑触动了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唯分数论”和“名校情结”的深层神经。

    实际上,近年来,高考高分考生,放弃就读本科机会而选择职业院校的例子越来越多。比如去年,同为浙江考生的陈雨萱,高考602分,选择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因为这个专业的就业容易。

    还有一些新闻报道显示,如今一些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未毕业已被企业“抢订”,部分技术岗位年薪突破20万元。

    这些是一些考生放弃上“名校”的机会而选择职业院校的原因,也从侧面表明了,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改革专业设置,力求专业进步,培养出越来越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的人才,已经受到了市场肯定。这种努力与突破,也因此让不少学生和家庭明白,选对路,比选个响亮的学校名字重要得多。

    因为就算是名校,如果学的专业自己不喜欢,将来不好就业,那也不是最佳选择。这种清醒和务实,比以往只看学校排名的观念,进步多了,体现了报考理念的成熟。

    回到贺显贻身上,那她选择武昌职业学院的价值判断又是什么?据了解,604分虽高但在浙江可能无法报考到理想的双一流大学,而定向培养军士学制3年,毕业后直接补充到部队相应专业技术军士岗位服役。与其在本科院校中选择不理想的专业和学校,不如选择定向培养军士院校,通过这种方式进入部队,后续还有专升本等提升学历的机会。并且随着国家对军士队伍建设的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军士的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愈发清晰,这也为贺显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贺显贻更高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发展的小格局上。如新闻报道所说,她放弃了众多本科院校的选择,目的只为一个梦想,参军保家卫国,因为受舅舅的影响从小对军人这个身份就很向往和敬仰。她当然清楚,定向培养军士意味着严格的训练、明确的责任,但“能穿军装保家卫国,比什么都值得”。她的选择为自己开启了一条充满挑战但同样充满荣誉的道路,希望在部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这个追求在同龄人中有点别样,但却光荣。

    人生的精彩,从来都藏在适合自己的选择里,青年一代应更加注重职业与自身价值观的契合度。贺显贻以个人抉择为社会“唯分数论”和“名校情结”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是遵从内心,焕发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35岁这道坎,让我们一起迈过去
    潮评丨一碗蛤蟆汤罚单45万,如此执法毒性远超蛤蟆
    潮评丨“8吨垃圾里翻手表”为何没能引起共鸣?
    潮评丨为基层减去“精致”的负担
    回到顶部